世行報告:全球經濟低迷阻礙發展中國家減貧進程
中國外資增長14.59% 發展中國家外資減少25%
世界銀行12日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全球經濟今后12至18個月增長率低于預期,將阻礙發展中國家的減貧進程。
世界銀行報告《2003年全球經濟展望與發展中國家:加強投入創造機遇》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減弱了2001年下半年出現的緩慢復蘇勢頭。報告認為,在近期內抑制全球增長的因素包括:消費者信心減弱,股市低迷,美國公司財務丑聞后患無窮,投資者對日本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憂心忡忡,歐洲在電信業和其他高技術產業投資過度,人們對拉丁美洲國家的債務問題心存憂慮。
全球經濟蕭條使得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私人資本減少,商業銀行貸款凈額轉為負數,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從1999年的高峰跌落下來。報告的主要撰寫人理查德·紐法默說:“這是自1981年至1983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外國直接投資持續時間最長的下降。”
對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的外國私人投資比1997年減少了25%。投資者在長期項目面前望而卻步;工業國家的會計丑聞把安然和世通這樣的大公司逐出市場;東亞地區、俄羅斯和巴西的增長放緩降低了投資需求。
不僅僅是投資減少,而且投資者更加注重選擇,用于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正在被重新轉移到投資環境較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