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增長2.5%
- 世界銀行在近日發布的報告《2003年全球經濟展望與發展中國家:加強投入 創造機遇》中預測,今后12—18個月,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低于預期。
報告預計,在經過2001年和2002年異常緩慢的增長之后,2003年全球GDP的增長率將為2.5%,高于過去兩年,但仍大大低于2000年的3.9%,也大大低于長期增長水平。報告認為,全球復蘇勢頭可能很快失去動力,世界重新陷入衰退的風險很大。
根據世行的最新預測,2003年高收入國家的增長率預計為2.1%左右。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率為3.9%,其中,東亞地區一馬當先,可達6.1%,之后是南亞地區,可達5.4%,而其他地區的增長率預計都將低于4%,拉丁美洲地區僅能達到1.8%;除亞洲和東歐外,其他地區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都不足以帶來明顯的減貧效果。報告認為,東亞在2001年下半年出現的經濟復蘇在2002年上半年繼續加強,但在夏季以后勢頭放緩,不確定性增加;由于預測的全球經濟復蘇速度將低于預期,對東亞出口產品的需求可能會減弱,而石油價格上漲將消耗多數東亞國家的收入,巴厘島和其他地區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將抑制印尼和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旅游業和企業信心。但是,預計2003年世界貿易和發達國家的產出增長率仍會超過2002年,因 此,東亞地區的經濟放緩預期將是有限的,尤其是中國的持續強勁增長為東亞其他國家提供了區域內的巨大出口市場。預計2003年該地區GDP增長率將從2002年的6.3%略有下降至6.1%。
報告認為,全球經濟蕭條使得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私人資本減少。商業銀行貸款凈額轉為負數,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從1999年的高峰跌落下來。報告主要撰寫人認為,這是自1981—1983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外國直接投資持續的最長時間的下降。在近期內抑制全球增長的因素包括:消費者信心減弱,股市低抑、債臺高筑,美國公司財務丑聞后患無窮,投資者對日本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憂心忡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