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對未來中國經濟甚至中國社會舉足輕重
-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舉行的二00二中國經濟增長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有農業勞動力三點六五億,占勞動力總量的一半。到二0二0年,若基本實現現代化、工業化,農業勞動力就要減少到一點五億,使農業從業人口的比例降到百分之十六,中國工業服務業就必須新增就業機會三億以上。
馬頌德認為,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制造業發展雖較快,但全球制造業仍主要集中于在少數發達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制造業專業主要是中低技術產業的轉移,兩者之間的技術差距與人均增加值差距仍在繼續擴大。中國制造業的增加值和出口值雖位于發展中國家之首,但在占世界份額仍偏低,還有巨大發展空間。
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則認為,中國面臨著發展經濟擺脫落后和實現經濟轉型的雙重任務,較長時間內,中國需要依靠經濟增長來解決包括就業在內的一系列問題。中國制造業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將有很好的發展機會。中國制造業不應僅僅是中國自己的制造業,還應是世界的制造業。幾億農業進城、實現工業化,將取決于中國能為世界生產多少產品,取決于有多少世界制造業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