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小企業賺錢的機會在哪里
中小企業的成功投資看中國產業大商機
據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數字表明,中國居民銀行儲蓄到4月末已接近8萬億元人民幣,很多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也擁有巨額現金。遺憾的是,這些資金很多時候處于閑置狀態,或者被個人僅僅用來盲目炒股,被企業甚至違規用于委托理財。這種現象表明,中國很多居民和企業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投資渠道。那么,如何尋找在中國更好的投資賺錢機會呢?
近日,記者參加了由中國企業家雜志主辦的“中小企業成長之道高層研討會”,通過對該雜志剛剛評出、公布的2002年度“中國最具成長性的中小企業”進行研究分析后發現,在中國投資賺錢的商業機會幾乎無處不在,關鍵是如何抓住這些機會。
“老”產品做“新”:
小蠟燭做成世界市場大生意
山東青島出現了海爾、青啤等企業巨人而享譽國內外,但當地一家生產蠟燭的小企業2001年出口創匯竟然達到5.2億元,這家企業出口三只小蠟燭所創造的外匯純利,就相當于海爾等家電企業出口一臺大彩電的創匯純利,它就是青島金王集團。
青島金王集團總裁陳索斌在介紹他的成功經驗時說,1993年金王創業時還是一個小作坊,資產不足2萬元,主要生產工藝玻璃制品。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一個客戶買了他的玻璃制品后,又從別的商家購買蠟燭等進行配套銷售。這讓他看到另外一個賺錢的大商機:研制開發與傳統蠟燭截然不同的新產品—果凍燭,這種蠟燭高度透明,并且無味、無毒、無污染,燃燒時間也是普通蠟燭的20倍。這種蠟燭生產出來后用工藝玻璃進行包裝后顯得更加漂亮,推向國際市場后一炮走紅,產品供不應求。后來該公司又推出晶瑩剔透的“水晶燭”,隨時間和溫度變化顏色和氣味的“魔術燭”等新產品,在國際市場不斷贏得大訂單,如今已與世界前10位商業企業中的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等7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如今,金王集團又盯上了國內市場,聲稱要在5年內開500家連鎖店,實現國內銷售10億元。
“土”產品做“洋”:
棉花變色造就一個大產業
中國是一個棉花生產和加工大國,也許沒人會想到傳統的土產品——白色的棉花可以變成彩色,而且變成彩色的棉花會帶來滾滾財源。但趙小林想到了,而且發財了。
趙小林是新疆天彩科技公司的老總。當新疆人正忙于推行“一黑一白”戰略時,他看中了“彩”色棉花的巨大商機。因為天然彩色棉花不使用化學染料,既有利于健康,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適應全球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新型紡織原料的趨勢。選定目標后,軍人出身的趙小林果斷決定,把原公司所屬的28個子公司合并,從而集中資金4000多萬元投入天然彩棉項目。從美國引進了天然彩棉種植,引進一批專業研究和開發人才,不久就利用生物技術培育出適合新疆本地種植的彩色棉花品種。由于國內目前開展這項產業開發的企業非常有限,新疆天彩公司目前已經牢牢占據該產業國內領先地位。由于業績突出,前景看好,該公司正在努力擴大規模,尋求上市融資,目前已在中國證監會審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