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研討會召開
- 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全國紡織基地市(縣)、特色城(鎮)產業集群發展研討會”于12月24日在京召開。會議對近年來紡織行業蓬勃興起的產業集群現象進行了分析與交流,統一了對紡織產業集群發展規律的認識,對全國重點區域紡織產業集群持續、快速發展所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會上還對浙江省紹興縣等10個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縣)、河北省清河縣等29個中國紡織產業特色城(鎮)進行了授牌儀式。(名單見今日二版)
改革開放以來,紡織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在東部沿海地區日趨成為一種“產業現象”,浙江、廣東、江蘇、山東等紡織大省尤其突出,形成了一批專業化特色明顯、產業鏈體系完整、中小企業集聚效應顯著、經濟體制活力充沛的區域性產業集群。在長期的實踐中,紡織產業集群作為推動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增長的區域經濟組織形式,不僅為非公有制中小紡織企業集約式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與大中城市企業集團形成了優勢互補,使紡織工業在我國沿海地區全方位迸發出旺盛的產業活力,并對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增加社會就業和財稅收入,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鑒于目前紡織產業集群還處在蓬勃興起階段,存在著種種盲目性和粗放型傾向,所在地行政管理中存在著某些鋪攤子、比數量、地區分割等突出問題,研究紡織集群化發展的“產業現象”和實踐經驗,克服存在的種種不足,一方面有利于明確發展有市場需求和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前進的方向,另一方面有利于調動地方發展紡織產業集群的積極性。正是基于這些要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了此次研討會,旨在通過交流研討,統一對紡織產業集群發展規律的認識,加強協會與集群區行政部門領導和行業組織的合作,共同引導全國重點區域紡織產業集群持續、健康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特別選擇浙江、廣東、江蘇、山東等省對全國紡織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貢獻突出的19個市(縣)、19個城(鎮),作為全國紡織產業基地市(縣)、紡織特色城(鎮)集群化發展的試點,同時根據各類集群特點授予相應的試點稱號。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紡織產業集群對紡織工業和當地經濟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指出協會今后將在產業集群試點區域,重點圍繞建設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集群產業綜合咨詢、企業創業指導、產品開發與技術改造、信息化建設、國內外市場拓展、環境保護與資源綜合利用等服務性業務;同時協助地方政府營造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為紡織產業集群區產業園建設、知識產權保護、構筑集群產業的金融信用擔保體系等方面,進行跟蹤、指導和服務,引導紡織產業集群更快更好地發展,為紡織行業和國民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曹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國家經貿委副秘書長馬建堂,國家計委、經貿委、國務院研究室、社科院等有關部門領導、專家出席會議。浙江省紹興縣和廣東省中山市虎門鎮領導在會上作了典型經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