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化纖紡織品對華出口將逐漸減少
- 據韓國媒體報道,近年來,韓國的化纖產品正逐漸喪失中國市場,這直接導致韓國化纖對華出口前景不容樂觀。
韓國化纖協(xié)會分析,2002年,中國的化纖進口量將達到166萬噸,較2001年的147.3萬噸小幅增長。其中,自韓國進口38萬噸,較2001年減少了7萬噸,韓國占中國進口化纖制品數量的22.9%,中國臺灣省占43.6%。另外,中國迅速增長的紡織品出口也正威脅著韓國的紡織品出口。
韓國紡織同業(yè)公會表示,2002年上半年,中國紡織品出口總額達99億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長11.3%。盡管2002年7月,韓國滌綸長絲織物的出口量同比增長了0.2%,但是滌綸長絲生產仍需謹慎。2002年上半年,韓國紡織品出口額下滑至7427萬美元,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9.5%。
韓國紡織業(yè)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雖然生產呈現(xiàn)上升趨勢,但是出口卻逐年下降。2000年10月以來,韓國纖維類產品的出口一直呈兩位數下降。2001年,韓國纖維類產品的出口額為159億美元,比2000年下降15%;滌綸長絲織物的出口額為24.63億美元,比2000年下降19.78%。2002年1~3季度,韓國紡織品出口總額為80.6億美元,比2001年同期下降10.6%。2002年上半年,出口中國的金額是20.8萬美元(下降25%)。加上韓國紡織業(yè)在國際市場上遇到其他紡織品生產國(地區(qū))的激烈競爭,特別是受到中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地區(qū))紡織業(yè)迅速崛起的壓力。近年來,中國化纖工業(yè)發(fā)展迅速,產量大幅提高,自給率達到80%以上,在世界化纖市場的比重升至29.8%,韓國業(yè)者過去的那種“中國遍地是奶酪”的想法已經蕩然無存了。由于中國紡織行業(yè)的強盛,使得韓國對中國化纖出口急速下滑,而且韓國纖維類制品在美國、歐洲和日本也面臨著價格占優(yōu)勢的中國產品的激烈競爭,所占市場份額均不斷下降。再加上許多國家(地區(qū))對從韓國進口的紡織品征收反傾銷稅,也使其出口貿易受到很大影響。
另據報道,韓國對中國化纖及紡織品出口在連續(xù)7年穩(wěn)定增長后,2001年,中國紡織品在韓國市場的份額卻占了46%,在韓國進口的絲綢中近90%的絲綢是從中國進口的,而2002年上半年,韓國對中國市場的出口的化纖與紡織品下降迅速。如,韓國化纖出口額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近16%,按品種計算,韓國聚酯短纖維的出口額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32%;腈綸和尼龍長纖維的出口額分別比2001年同期下降23%和17%;聚酯長纖維的出口額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10%。韓國與中國在紡織品服裝領域的貿易發(fā)生了逆轉,中國為順差,韓國為逆差,以上現(xiàn)象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近幾年來中國的纖維加工、紡織品和服裝產業(yè)的競爭力不斷提高,質量水平也逐年提高,才使得韓國和中國在該領域的貿易狀況發(fā)生了轉折性變化。1998年時,韓國對中國的紡織品出口額曾高達8.92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隨后,貿易順差額逐年下降。中國是韓國化纖的主要出口市場,如果中國少進口韓國的產品,將對韓國造成不小的打擊。韓國紡織品檔次不高、缺乏競爭力是其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