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迎來冬季削價高潮
8日,法國為期一個月的冬季大促銷開賣。為感受法國冬季大甩賣的熱鬧場面,記者一早便來到巴黎著名的奧斯曼大道。9點鐘不到,老佛爺和鄰近的春天百貨公司門前已排上長隊,人們著急地等待商場開門。當時針指向9點半,老佛爺和春天公司的鐵門緩緩升起時,早已等得不耐煩的人群彎腰鉆過鐵門,沖向標著打折30%至50%的商品,一些女顧客手腳麻利地從貨架上拿下自己需要的衣物,只一會兒功夫,女顧客們已經抱上一大堆衣服。再看那些男顧客也不甘落后,每人也抱了不少衣服。記者不解地上前詢問,為什么一下子拿這么多東西,有的顧客笑著道出了秘密,原來他們都是在大甩賣前兩天就已經進行了秘密“偵察”,并且對自己稱心的商品降價多少,商品擺放的位置都了如指掌,難怪他們動作如此迅速且胸有成竹。中午,廣播傳來了法國北部重鎮里爾的新聞。為買便宜貨,一些法國人趕早到商場門前排隊,他們不是為了購買衣服,而是瞄準大甩賣的家用電器,盡管他們家里的彩電、電冰箱和電烤箱還能用,但也快到了淘汰的時候,因此,趁冬季大促銷,家用電器降價30%至40%,撿些便宜貨何樂而不為。
這些有備而來的顧客沖進商場后,在早已看好的商品上寫上“已售”字樣,很快便將幾大件“據為己有”。人們都說,穿在法國,殊不知要想買名牌時裝也可以有多個去處。降價期一到,有人直奔巴黎8區和1區的高級時裝專賣店,尋找平時難以問津的高級時裝。高級時裝公司也通過報紙廣播將削價時裝、配套鞋帽和服飾的價格提早透露給顧客,法國大報《費加羅》報登出巴黎左岸圣羅蘭服裝專賣店的一套黑灰色毛料男式西服價格降到8 12.5歐元,Ianvin時裝公司的純羊絨大衣降至940歐元……不過,到高級時裝店的人畢竟有限。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高級時裝公司在大百貨公司里開辟了銷售點。因此,在老佛爺、春天這類中高檔商店中,平民也能找到像圣羅蘭、皮爾卡丹、路易威登、迪奧和古奇等響當當的名牌產品,名牌加上至少30%的削價,豈能不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當然,還有一個去處更讓普通消費者動心,那就是這里家喻戶曉的“工廠店”或叫名牌店。巴黎人只要驅車十幾公里、幾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前往巴黎郊區或到外省的連成一片的名牌店,就可以尋覓到更為廉價的名牌產品。每當削價期一到,巴黎人常常全家出動,連散心帶采購,像過節一樣喜氣洋洋。
削價清倉,對商家同樣有利。據統計,服裝店在季節削價期間獲取的營業額占全年的20%。一位服裝行業的負責人說,季節削價的前兩周削價商品賣得最火最快,大約有2/3的存貨可以出手。他解釋說,商家愿意降價主要是為了獲得周轉資金,既使資金夠用,也要想辦法削減庫存和騰出地方,好讓春季的新產品上架,對商家來說,不處理掉舊貨就是一種損失,為此寧愿少損失一點,削價賣掉物品,也比貨物積壓少造成損失。法國一年有兩次季節性削價。在這段時間,商家能夠有效處理積壓的季節性商品,對于國家來說則是形成兩次商品銷售高潮,而民眾則能夠購買到便宜貨,這對商家、民眾和國家都有利。季節性削價由政府宣布日期,并有明文規定。按照經濟部1997年修訂的商業法規,削價出售一詞SOLDE不是隨便可以亂用的,它特指夏冬季兩次削價。規定還限定每個削價期最長為6周。另外,削價期間各城市還為消費者準備了投拆電話,經濟部屬下的國內貿易部設立了消費和打假署,負責監督各地的大削價情況,以保證消費者的利益,杜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