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談判的進展
2001年11月,東盟—中國高官會議在文萊舉行。會議決定在10內建立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該地區的經濟合作領域包括:(1)農業;(2)信息和通訊技術;(3)人力資源開發;(4)投資;(5)湄公河盆地開發。
在地區貨物貿易方面,東盟和中國原則通過了關稅時間表,并表示雙方將最大限度地減少貨物貿易關稅。其中減稅商品涵蓋了商品統一編號(HS碼)中的01(活動物)、02(肉及食用雜碎)、03(魚)、04(乳制品)、05(其他動物產品)、06(活的植物)、07(食用蔬菜)和08(食用水果及堅果)。
在2003年初,為了加快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泰國和中國開始啟動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框架下的“早期收獲”計劃。2003年6月18日,兩國的官員正式簽署了關于加速取消兩國蔬菜和水果關稅的協議。根據該協議,從今年10月1日起,兩國間的蔬菜、水果、堅果產品貿易將實行零關稅。 “早期收獲”計劃涵蓋的產品包括:1)商品統一編碼(HS碼)01-08章中的產品,但不包括任何一方排除清單中所列的產品;2)協議的附件2中列出的特殊產品。由于東盟6國的排除清單中沒有列出任何產品,這就意味著,HS01-08章的所有產品均包括在“早期收獲”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