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堂:未來紡織工業應繼續走信息化工業化道路
未來紡織工業還應繼續走信息化工業化的道路,并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我們的紡織工業經過幾年的壓錠、減員、增效,2002年基數水平整體面貌有了深刻變化,下一步應繼續往前走,提高我們的裝備水平,從兩紗兩布的優勢上繼續發展,開創我們紡織的品牌。
第二,走信息化工業化道路。要求我們繼續加大改革力度,產業基地市(縣)、特色城(鎮)的企業大多數是以民營企業為主,我們應進一步加大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改造傳統國有企業的力度,這是紡織行業走信息化工業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第三,產業集中。一個行業的發展首先是總量的擴大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時是產業的集中,過去紡織行業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幾個大城市——“廣大上青天”,近幾年來,產業集中在江浙沿海地區,并發生了更新的變化,出現了一些體制合理、富有朝氣且與國際市場聯系緊密的新型產業基地,在這些產業基地的旁邊,有自己的市場,有非常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從而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
第四,信息需求。產業集聚,企業相對集中,在生產、技術、交流、經營、管理諸方面條件便利,為企業擴大對外市場,開拓市場提供了保證。
希望我們的產業基地市(縣)、特色城(鎮)在以上幾個方面,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發揮產業基地的效應,邁出更大的步伐。(本文為作者為國家經貿委副秘書長 本文為其在全國紡織產業基地市(縣)、特色城(鎮)產業集群研討會上的講話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