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奧球員最喜歡耐克球鞋
- 手拿黑色的簽字筆,將球鞋上的白色耐克標記一筆筆地涂去。這樣的一幕已經成為國奧隊隊員在每場比賽之前必上的一課。究其原因,是因為國奧隊的諸多隊員已經習慣了穿著耐克的球鞋,而中國之隊的贊助商恰恰是耐克的競爭對手阿迪達斯,于是,在常人看來穿鞋這樣簡單的問題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焦點問題”。
此次卡塔爾十國賽期間便對于參賽球隊的服裝獨家贊助問題,除了泰國隊與卡塔爾隊沒有明確規定,其余球隊均是穿著自己贊助商的球鞋上場的,巴西隊最為正規,即便是在酒店大堂閑逛的時候,無論是教練還是隊員,也都必定穿著贊助商耐克提供的裝備。當然,國奧隊的隊員不喜歡穿阿迪達斯的球鞋據說也有原因,就是阿迪達斯方面提供的球鞋基本上都已經是舊款,穿上后給人的感覺挺“老土”。
歐洲球員其實也存在著喜愛哪一種品牌及不喜愛哪一種品牌的問題,但為什么在歐洲的球隊身上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呢?原因其實并不復雜,上百年職業足球的歷史,已經讓歐洲的足球管理者們在自己的思維中植入了幾乎本能的職業意識,什么是應該做而且是必須做到的,已經幾乎不需要再作更多的強調,他們便已經本能地執行起來了。穿與不穿某個品牌的球鞋,無疑便屬于這樣的一個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