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又出“面子”毛病
- 無論是“鵝鴨大戰”還是“綠標之爭”,羽絨服的質量還是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在以往的抽查中,問題常常出現在羽絨的衛生指標上,而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002年第四季度對羽絨服裝產品質量進行的抽查表明,羽絨服的里料和面料卻成了抽查中的主要問題,即成分與明示不符。
此次抽查發現,有7種產品在上述項目上不合格,主要是企業明示的面料、里料的纖維含量與實測結果不一致。如有的產品羽絨服面料成分明示為100%滌綸,實測則是含滌綸75.6%、粘膠19.9%、棉4.5 %;有的產品里料成分明示為100%錦綸,實測則是100%的滌綸。
此次對羽絨服的國家監督抽查涉及13個省、直轄市,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6%,其中生產領域抽樣合格率為 84.6%,經銷領域抽樣合格率為87.5%。羽絨的衛生指標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在此次抽查中,反映羽絨理化質量指標的含絨量、蓬松度、清潔度、耗氧指數和氣味等級等,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