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服飾及面料流行趨勢
- 據有關部門發布的流行趨勢認為,2003/2004年的牛仔服裝有西部和東方、張揚和秀氣、街頭和OFFICE風格,但是總體上非常女性化。其面料在保持原有牛仔布的自然、粗獷、樸素、色織機理紋等材質風格基礎上,將廣泛應用織造、印花、刺繡、植絨、砂洗等織造、后整理、后加工等方法,使牛仔面料產生各種豐富且具有裝飾性的風格效果。
1.織造
單層小提花,在普通面料的設計基礎上,以平紋變化組織增加緯組織點,使面料表面呈現細小直條或局部橫、直細條的肌理紋,以求面料底紋變化。
單層大提花,多以正反組織形成幾何形、花卉、徽章和各類肌理紋。
緯二重提花,其白色乙緯以緯浮的形式存在織物表面展示漸變效果,以代替近年服飾中的局部砂洗效果,由于乙緯紗捻度小,故表面花紋有松弛感。
面料緯紗的色彩、材質、造型變化豐富。如將原有的白色改用綠色、紅色或黃色,以形成各種色彩效果的彩色牛仔布,將原有的普通棉紗改用低彈滌綸絲、雪尼爾紗等不同造型的紗線,以呈現不同的材質肌理和花色效果;或將緯紗改用金、銀和彩色鋁皮,以顯示高雅的閃色效果。
除了原有的粗獷、隨意、適合一般牛仔服飾的面料之外,細膩、精致、適合白領階層的面料有所展現,這類面料的緯線一般往往采用一些彩色鋁皮或低彈滌綸絲。
2.印花
采用染料或涂料、普通印花、手繪、軋染等工藝,在面料或服裝上展現各類圖案,如花卉、風景、文字、人物、卡通、建筑、幾何形等,形式有寫實或抽象,且特別流行類似油漆、油畫工作者的工作服色彩效果。
3.刺繡
用不同粗細、材質、色彩、造型的紗線和珠片甚至以點狀的皮料代替珠片在牛仔服裝上刺繡,紗線刺繡的針法大多數采用平繡或十字繡,它給服裝增添了許多秀氣、趣味和民族感,尤其在表示東方風韻的題材上。
4.縫貼、鑲嵌
以花卉、幾何形、卡通、鞋子、褲子等造型,毛邊或縫折光邊等邊緣形式,直接在面料上縫貼或先剪后鑲嵌等工藝形式縫貼。縫貼材料有皮、毛、藍白棉布、燈心絨、花邊、柔軟秀氣的印花布、豐厚的雪尼爾裝飾布等不同材質、肌理紋、色彩、圖案材料。
5.植絨
在牛仔面料上采用局部植絨工藝,使面料局部產生立體感覺的起絨圖案,絨的色彩、長度均有變化,也伴有漸變的效果。
6.砂洗
砂洗工藝在牛仔布上的使用已經很久,但是在2003年的流行風格上除了在牛仔坯布上做整體風格整理之外,大量在服裝的局部砂洗出條塊狀淺色圖案,條塊狀由直條轉變為橫條形。
7.“抽紗”破壞
局部抽取經線,保留緯線,形成不同大小塊面、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局部呈現只有柔軟白色紗線的“洞”。
2003年度牛仔服飾面料大多綜合以下多種工藝實現其裝飾效果。例如以印花或砂洗等工藝在服裝上形成漸變色;涂料印花然后噴銀;褶皺后砂洗或印花;花邊縫貼、鑲嵌與紗線刺繡、珠片縫訂等與涂料、染料印花工藝結合,以及與砂洗、噴金等工藝結合等等。
2003年度牛仔服飾面料上的裝飾效果大多在服裝上進行加工,被加工的部位以肩、前片、膝、臂為多。例如采用涂料在服裝的前片手繪花卉、風景等;在砂洗后的服裝上縫繡各種珠片;露出衣片的縫頭、貼布的邊緣,再在縫布上訂珠片、繡花、噴金;百褶裙上車縫明線,并砂洗;在砂洗褲裝的膝蓋上縫貼花邊,然后在其上及其周圍噴金和縫繡圓形珠子等等。
總之,受女性化流行風格的影響,2003年度國內外牛仔服飾面料設計特點,是采用一切可能使用的織造、印花、刺繡、縫貼、植絨、砂洗等織造、后整理、后加工工藝,使面料在原有樸素、男性化的風格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