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機電市場一瞥
- 凡是從外地來成都出差或旅游的人都會驚訝地發現,在這里無論你買什么或吃什么都非常方便,原因很簡單,那里有比較集中的專業市場。比如要買電腦就去一環路的東華電腦城,買手機就去泰升路,要買家具就去八一家具、南洋家具城……而要買機電產品去哪里呢?成都人立即會告訴你去成都機電產品市場———四川長久機電廣場、金府鋼材機電城、金府五金機電城、萬貫機電城等新興專業機電市場。
最近,記者慕名前去采訪,在這里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上千種機電產品擺滿了各大柜臺,由于近月來城市缺電嚴重,個人購買發電機者更是絡繹不絕。
翻閱成都機電市場20余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市場經歷了四個時期。1979年,四川省物資生產企業為了處理積壓庫存物資,政府成立了成都市生產資料服務公司,在青羊宮租地一年,對庫存物資進行調劑,這就是成都機電市場的雛形;1980年,應個別生產企業的要求,成都市生產資料服務公司以三年為期租賃西門物資賓館,繼續進行物資交易,到1983年,成都市機電市場基本形成;1984年以來,該市場發展非常迅猛,很快就繁榮起來,西門機電市場內的租金也穩步上升;到了2000年,西門機電市場因成都城市的發展,該市場遷到了現在的地方。
成都機電市場的誕生結束了成都沒有大型專業市場的歷史。
在成都機電市場模式的帶動下,成都荷花池等大型專業市場也應運而生。
據調查顯示,四川省有機電產品生產企業近萬家,從業人員已達3萬多。成都市金牛區市場辦主任練高樹說,機電市場是金牛區的一大品牌,到目前為止已有126個專業市場,成交10億元,是西部最大的機電產品市場。
從檔次不高的沿街攤位,發展到一條龍服務的超級市場,居全區市場的前列。成都市機電商會會長何建宏認為,西門機電市場為成都機電行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其沿街為市的傳統業態也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歷史遺留下來的散、亂、差的現象難以得到徹底治理和根除,物流的局限性、交易的捉襟見肘、交易方式的落后,使得資本力量難以對市場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限制了整個市場優勢的最大發揮。由此可見,在成都發展專業市場是非常必要的。有關專家也誠懇指出,新的機電市場還必須注重市場規模化、品牌專業化、服務人性化和形象品牌化,在觀念、做法和吸引外省以及外商的政策上都還要
創新,只有這樣成都的機電市場才會在競爭中越加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