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在外貿出口總額中占比過半
- 據海關統計,1-2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達271.4億美元,同比增長42.1%,在全國外貿出口總額中的比例為50.1%,機電產品出口首次超過外貿出口總額的一半,這對全年出口走勢無疑是個積極信號。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輕工、鞋類、箱包、玩具等在國際市場的增長空間和創匯空間日漸有限,而機電產品在加工深度、附加值和技術含量等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已連續八年穩坐出口商品頭把交椅,其中電視機、DVD視盤機、移動電話、程控交換機、空調機、光學元件等幾十種產品的出口額更是居全球首位。加入WTO第一年,我國出口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強勁拉動。商務部的統計表明,最近五年機電產品拉動外貿出口年均增長7.7個百分點,其出口增量占外貿出口增量的比重累計達68%。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擴大機電產品出口是一條快速通道。
今年我國出口要在去年高基數之上再求增長,目標是總出口增長7%左右, 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0%左右,難度不可低估。目前機電產品出口發展還有一些障礙:出口企業研發及投入不足,有的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較弱,而產業集中度不高、負擔較重等問題也制約了其競爭力提升;出口結構尚待優化,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所占比重較低,高端產品出口規模小;出口秩序仍需改善,一些企業低價競銷,貿易摩擦有所增加;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壓力日趨增大,我出口機電產品頻遭不斷加嚴的市場準入限制。另外,出口退稅機制的不完善和退稅滯后,增加了企業負擔,也不利于提高機電產品加工貿易國內采購的積極性和促進產業鏈延伸與結構升級。
當然,在業內人士眼里,機電產品出口還有些利好因素可以抓住:今年加入世貿組織的正面效應將繼續釋放,機電產品會進一步從中受益;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更多的跨國公司將生產基地轉向中國,將直接拉動出口快速增長,使機電產品出口結構不斷改善,計算機、移動通信設備、家用電器類產品出口還會大幅增長;有關部門已表態,將重點落實和制定促進機電產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發揮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建立中小企業擔保基金以及簡化機電產品出口企業商務、技術、售后服務和反傾銷應訴人員出國(境)審批手續等,同時強化機電產品出口促進體系,培育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