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列貿易壁壘清單中國歐盟被列其
- 中國被列入美國的貿易壁壘清單,現實所推行的“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的貿易戰略,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4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其公布的《2003年各國貿易壁壘報告》中,將51個國家和3個貿易集團列為對美國出口施加各種障礙的實體。而日本、中國和歐盟則列在了這份清單中的前幾位。美國同時表示,將就此事向WTO提起仲裁。
對此,北京的有關專家指出,根據目前的國際局勢,中國目前所推行的“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的貿易戰略恐怕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美國的困境
在此次的報告中,美國列出諸多貿易伙伴對美國出口做出不公平貿易障礙,當中最嚴重的是歐盟15國針對基因食品頒布的禁令。報告說,自從歐盟于1998年實施上述禁令以來,美國對歐盟的玉米出口大減55%。
另外,報告在涉及日本內容的部分也指出,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實施全面放寬管制的承諾,將為美國產品更加便利地進入日本市場鋪平道路。然而,報告顯示,布什政府對日本這些改革的進展緩慢感到失望。
報告指出,過去3年對美貿易盈余最大的中國也需要做出進一步努力,履行其2001年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的市場開放措施。報告指出,中國針對美國小麥、玉米、稻米、棉花、大麥、可榨油的果實與蔬菜油的進口實施不公平的貿易限制,違反中國加入世貿的承諾。
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院的馬宇研究員指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每年都會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情況做出評估,并做出相應的報告,其法律依據是美國的《1998年貿易與競爭綜合法案》。雖然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由來已久,但2002年美國的貿易赤字飆升至4703億美元,創造了歷史新高。加之在“9.11”事件之后,美國失去投資安全港的頭銜后,貿易赤字無法由資本流入解決,因此馬宇認為,布什政府加強對進出口貿易的控制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