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企業遭遇美國“337調查”
- 國家經貿委提醒:涉案企業應積極做好應訴準備
新華網浙江頻道5月5日電 5月3日,浙江省三家電池制造企業———雙鹿、豹王和三特接到中國機電商會函告:要求他們積極準備,以應對可能到來的美國“337調查”。
函中透露,美國勁量控股公司和EVEREADY電池公司已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交申請,對中國、日本、中國香港、印尼等25個國家和地區生產無汞堿電池和零件的企業展開“337調查”,其中涉及我國的企業共有7家。
美國聯邦關稅法第337條款是美國控制進口貿易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重要措施,旨在保護美國企業的知識產權和工業生產優勢。美國國內的廠家如果有足夠的理由認為出口美國的產品觸犯了“337條款”,就可向ITC提起訴訟。
“一旦被認定,ITC即可全面禁止此類產品進口或禁售已進口產品”,中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委員會委員、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有西說。
據他介紹,337條款的起訴人一般是此類行業中的代表。如果起訴被裁定不受理,起訴人還可對訴狀加以修訂后再起訴。如果被駁回,則可以向美國巡回法院上訴,進入司法程序。
據了解,“337調查”針對我國企業并非首次。杭州三和食品有限公司1998年在美國打贏了涉及“337條款”的訴訟,并由此獲得對美國數億美元的人造甜味劑ASK混合物的平等競爭權利。
但也有人士指出,因擔心在美訴訟費用高昂,國內有些企業沒有積極進行應訴,故遭受了不必要的損失。據悉,國家經貿委曾專門發通知,提醒我國涉案企業要“積極做好應訴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