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非典”下的中國紡織如何應對
- 當前,非典型性肺炎成為影響國內大多數地區的首要因素。對紡織行業來說,“非典”的負面影響也已開始凸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滯后影響將會愈加明顯。
“非典”使紡織品出口受阻,國內市場銷售不暢
“非典”對紡織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外銷市場的影響巨大,出口受阻,紡織品服裝出口額不斷萎縮。由于出口在我國紡織業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外銷市場的趨緩嚴重影響著紡織工業的健康運行。由于疫情的存在,很多外商紛紛取消了來我國的商務旅行,行業內的對外交流趨于停滯。來自國外的訂單大幅減少,還出現一些外商單方面違約、撤單的現象,很多訂單流向我們的競爭對手如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也受到一定沖擊,內需不旺,產品銷售不暢。疫情的蔓延以及缺乏對疫情程度的充分了解造成許多購貨商不敢出門,江、浙、滬一帶的采購商紛紛取消了去疫區的采購計劃。生產企業的開工率大幅下降,銷路不暢造成生產企業庫存增加,許多中小企業甚至紛紛停工。專業的紗線和坯布的原材料市場銷量萎縮。原材料價格回落,成交量低。各大城市的服裝商場門可羅雀,下游產業的市場增速趨緩對整個產業鏈的運行產生嚴重影響。
“非典”的影響是暫時的、地區性的,它不會從根本改變整個紡織工業的健康運行的態勢
今年一季度,紡織工業延續了去年的強勁增長勢頭。由于“非典” 的出現,第二季度整個紡織行業的經濟運行肯定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非典”對紡織產業的影響只是暫時的。由于“非典”僅是一個影響行業發展的外部因素,它不會從根本上決定行業的發展,只會在外部環境上對紡織行業產生一些不利影響。隨著疫情在國內的逐步控制,這種 影響會逐步消除。而且,消費市場在當前形勢下積蓄的市場能量會在后一階段得到釋放。如果疫情在今年5、6月份得到較好的控制,今年第三、四季度的紡織又會重拾升勢。
同時,“非典”對整個紡織業的影響也是地區性的。“非典”疫情地區除廣東省是我國的紡織大省以外,像北京、山西、內蒙古等省市都是紡織不發達地區。而長江三角洲的蘇、滬、浙以及山東等地的疫情由于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對全國紡織行業的影響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