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副總干事對全球紡織服裝業的未來發表看法
- 2003年5月5~6日,歐盟主辦了以“2005年后紡織服裝業的未來”(“The Futur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After 2005”)為主題的研討會,來自70個國家(地區)的700余名專家參加了會議。世貿組織副總干事表示,本次會議的討論見解豐富、分析深入。眾多與會者和紡織服裝貿易行業各類利益相關人的發言,使本次會議成為一次獨一無二的聚會,并超越了任何狹隘的歐洲利益。
根據會議議程,與會者審查了紡織服裝貿易中所有主要的方面,同時也明確了終止《紡織品與服裝協定》以及將來無配額環境下可能產生的影響。此外,會議還從可持續發展、勞工權利、優惠安排、區域整合及多邊貿易自由化方面,仔細探討了從多邊框架本身和多哈發展議程的前景,到發達、發展中和最不發達國家受到的影響以及歐盟擴張效應等一系列問題。
1.無論政府還是民間組織都堅信,在世貿組織規則和制度的框架下實現紡織服裝領域貿易關系正常化將給世界經濟傳遞一個積極的信號。紡織服裝業對發展中成員的貿易發展的重要性也得到認可。同時,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被公開、坦誠地提出。
2.盡管有人仍然擔憂和懷疑《紡織品與服裝協定》下的配額可能被新的壁壘取代,但總的要點是,對1995年所承諾義務的履行將強化并鞏固多邊貿易體系。加上國內和雙邊、區域和多邊層面的政策的多重作用,配額體系的取締將轉化為實質和有形的好處,推動發展中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發展。世貿組織規則和原則的框架里就包含了一個連貫的紡織服裝貿易政策所需的組成部分和手段。
大會全面審查了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受到的沖擊。雙方明確共同的立場,即勇敢面對為承擔義務而帶來的后果、加倍努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及通過多哈談判在最惠國待遇的基礎上改善其市場準入條件。
大會還公開探討了小供應商和最不發達成員潛在的問題。與會者明確表示愿意想方設法--包括通過優惠安排、財政援助和能力構筑方面的努力來協助這些國家。孟加拉、毛里求斯和斯里蘭卡的部長們對這些最不發達和低收入國家面對的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詳細評述和解釋,并得到與會者的普遍諒解和支持。
大會分析了中國作為出口大國的出現,同時也強調了中國作為巨大進口市場的潛力。2002年,中國的出口增長顯然伴隨著同等甚至更強勁的進口增長。另外,中國讓人們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由于紡織服裝產業不同的分工散布在世界各地,該產業可說是最全球化的產業之一。中國負責任并完全融入到多邊貿易體系的意愿也顯而易見。世貿組織對中國的過渡期審議將繼續印證中國的決心和負責任的態度。
3.在不考慮數量限制帶來的扭曲影響的情況下,大會探究了貿易領域近乎所有潛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