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市場也已燃起了戰火
- “電風扇一轉,洗衣機完蛋;電風扇一停,洗衣機準行”。這是流行于洗衣機行業的一句俚語。然而,為爭奪“最后的晚餐”,中外洗衣機巨頭已經等不及“金九銀十”的到來,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粉墨登場,比如松下就有驚人之舉,在原材料價格飛漲的背景下突然逆市降價,推出3款超低價的“愛妻號”洗衣機。一向“水波不興”的洗衣機市場也已燃起了戰火。
洗衣機行業雖然不像彩電、空調業那樣經常上演價格大戰,但在平靜的水面下,卻一直暗流涌動。據權威機構預測,我國洗衣機的市場容量約在1300萬臺左右,而洗衣機的產能卻已超過2500萬臺。數百家生產企業,一線與二線,名牌與雜牌,國產品牌與洋品牌為了有限的市場份額在價格、廣告、促銷手段等各個層面上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然而,市場總量的增長緩慢,原材料漲價,行業利潤嚴重下滑使得今年的洗衣機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些品牌已開始變得“身弱體虛”。國內兩家著名的洗衣機企業“小鴨”與“小天鵝”先后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加上在此之前的山西海棠“花謝”
以及更早的北京白菊、上海水仙、廣東威力等品牌的黯然出局,不由引起了人們的沉思:洗衣機業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怎樣才能夠活得 “有滋有味”?
也許,對目前的洗衣機廠商來說,除了運用各種促銷手段和加強渠道建設之外,依靠技術創新去實現產品的差異化不失是一種明智之舉。只有按照市場的需求,加快技術創新,通過產品更新換代實現產品的結構升級,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技術創新同樣也是消費者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必然結果。隨著洗衣機在城市居民中的普及,人們再也不滿足其簡單的“能洗就行”的低層次功能,而是在洗凈度、磨損情況、智能化、節水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科技領先一步,市場便能占先十步。國內洗衣機的品牌企業海爾之所以備受消費者的青睞,一方面是海爾洗衣機穩定可靠的產品質量及完善的服務,為海爾洗衣機在社會上贏得了極高的市場美譽。另一方面,海爾洗衣機依靠技術創新,不斷開發出諸如“同心洗”、“搓板洗”、 “小小神童”、“真絲洗”等真正市場歡迎的新產品,不但滿足了國內外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也引領著中國洗衣機市場的發展潮流。
市場是產品的試金石。在家電市場普遍供大于求的今天,很多人都將市場現狀不好的原因歸之為有效需求的不足,而海爾人卻認為:“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給不足”。隨著個性化消費時代的到來,如何依靠科技創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成為了企業制勝的關鍵。
市場也是善變的,而惟一不變的規則就是變化。企業在市場上的活力就體現在它能不能不斷創造出為消費者真正所需的產品,任何過分看重市場炒作的做法都是一種舍本逐末的行為。在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的今天,如果還依然抱著老一套,偏安一隅、抱殘守缺,你就會如山西“海棠”那般轟然倒下;而如果你選擇了一條貼近市場的創新之路,不斷銳意改革,也許就能像海爾那樣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