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電產品東南非市場潛力巨大
- 有關方面分析認為,我國與東南非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機電產品貿易潛力巨大。
隨著東南非國家政策調整、經濟發展和貿易擴大,機電產品的進口正適合這些國家。為鼓勵機電產品出口,我國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建立外貿發展基金、通過進出口銀行為出口企業提供信貸保險等多種服務,對高附加值機電產品給予較高的出口退稅率等。 據了解,我國對東南非國家出口的機電產品主要是傳統農具、手工工具、小型農業機械及農用拖拉機、汽車零部件、摩托車零部件、工程機械及零部件、通用機械及零部件、中低檔日用機械、家用電器和日用消費品如手電、電池、燈泡等。近幾年,輕型卡車、中型面包車甚至飛機等也有一定數量的出口。上述產品在國際市場有很強的競爭力,同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成本優勢。
資料表明,東南非25個國家和地區年外貿總額約為1028億美元,與我國貿易總額約為21億美元,只占約2%。除南非、津巴布韋等國外,該地區絕大部分國家工業基礎薄弱,技術水平低,對與日常生活、農業、礦業、一般加工業、運輸業和基礎設施有關的機電產品需求很大。機電產品進口在各國進口中占較大比重,大部分國家該比例在30%左右。同時,近年東南非各國經濟穩步發展,機電產品進口逐年增長,其增長速度通常高于各國進口總額的增長速度。
南非經濟實力雄厚,年外貿總額近600億美元,眾多外國公司在南非建有子公司或組裝廠,以南非為根據地向周邊國家輻射。南部非洲關稅同盟五國南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萊索托、斯威士蘭互免關稅,南非產品大量進入這些國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機電產品如電視機、錄像機、冰箱、洗衣機等大舉進入東南非市場。 作為我國第一大類出口產品的機電產品,目前在東南非各國市場所占份額仍然是很低的,普遍只有1%左右,而且正在失去一部分市場份額。原因主要有:一是機電產品出口沒有進入主渠道即公開招標這一渠道,至今仍主要是“小生意”;二是售后服務和零備件供應不能保證;三是對外宣傳不夠,國內有些機電產品如電冰箱、洗衣機等的質量已達到國際水平,但當地商人對此一無所知;四是分散經營和無序競爭嚴重;五是部分產品質量不穩定甚至不合格,嚴重損害了我國產品的聲譽;六是路途遙遠;七是東南非國家大多外匯嚴重短缺。
為進一步開拓東南非機電產品市場,有關方面認為國內公司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一是參加在非洲舉辦的各種博覽會和展銷會,加強對外宣傳。二是積極參與各國有關項目招標。三是選擇投資環境較好的國家建組裝加工廠,這樣既可帶動中小型機電設備和技術勞務的出口,又能避開當地關稅、非關稅壁壘和進口限制。四是抓典型,樹立精品意識,實施名牌戰略。五是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統一規劃和協調下,建立地區貿易中心,商品分撥中心和維修服務中心。以點帶面,以中心所在國為依托,充分向周邊國家輻射。六是狠抓產品質量。 我國與東南非有著長期經貿合作的歷史,經濟互補性很強,在發展戰略上也互有需求。目前,我國正在贊比亞、莫桑比克、坦桑尼亞、肯尼亞籌建“中國投資開發貿易促進中心”。只要國內公司審時度勢、不懈開拓,機電產品在東南非市場定有更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