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行業確定產品技術創新重點
- 最近召開的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確立了今年紡織機械技術創新重點工作,涉及產品創新有五項內容,其中包括提高制造工藝技術的兩項內容。
在產品創新五項內容中,第一項是棉紡機械技術包括緊密紡紗機技術和半自動接頭轉杯紡紗機技術。由于緊密紡紗可減少后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紗的價格高于普通紗20%—30%。改造投資費用兩年左右就能回收。半自動接頭轉杯紡紗機具有流程短,速度高,產品高及綜合投入產出比高的優點,企業對該技術的需求逐年提高。
第二項是紡粘法非織造布設備技術創新。這是基于我國紡粘法非織造年生產能力為24.28萬噸。近幾年年增幅在30%以上。但大多數生產線均是丙綸薄型單一品種(占87。6%),雙組分的紡粘織物國產設備還是空白點?,F有少數生產線只能依靠進口,因此紡粘法非織造織物設備技術發展市場空間較大。
第三項是無梭織機,包括噴氣紡機和劍桿織機。噴氣織機不僅在高速、高產,高品質、降低能耗方面具有技術優勢,而且在適應品種方面擁有技術發展空間,如在棉織,毛織、麻織、絲織(化纖長絲)、色織和家紡織物等領域,噴氣織機是當前國內銷售量增長幅度最大的無梭織機,絕大多數為進口,國產噴氣織機市場占有串不足10%。劍桿織機以其靈活多變和品種適應性廣,長期深受用戶歡迎,是無梭織機市場需求中最大的機種。隨著我國家用紡織晶和工業用織物的興起,對適應寬幅、大提花等特種織物的劍桿織機需求量不斷增加。為滿足高檔織物和特種織物的需求,國產劍桿織機在機電一體化程度、品種適應性,提高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下功夫,市場前景仍相當看好。
第四項是針織圓緯機電子提花技術。去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617.69億美元,其中針織品出口額大于機織品;針織物產量增幅較大,拉動了對針織圓緯機的需求,電子提花技術在針織圓緯機上運用越來越廣,目前主要依賴于進口,由于進口價格昂貴,約7萬美元/臺左右,國內用戶迫切希望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國產電子提花圓緯機。
第五項是與以上項目相關的裝置、專件、器材、電控裝置等配套產品。(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