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服裝品牌正面臨著新的挑戰 靠什么走向世界?
- 我國豐富多彩的地域物質資本和精神文化,在不同地域催生了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服裝產業和服裝品牌。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根據各地產業集群特點,對我國區域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特色鮮明的19個市(縣)、 19個城(鎮)授予的地域服裝品牌稱號外,在多年市場競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大連服裝名城、上海國際服裝都市、寧波服裝加工名市、北京國際服裝文化中心、溫州甌派服裝基地,以及漢派服裝、杭派服裝等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服裝品牌,作為一種地域文化語言,一種寫意區域精神文明的物質載體,已成為各地域的品牌形 象和區域名片。 隨著國際貿易一體化帶來的新競爭態勢,區域服裝品牌正面臨著一種新的挑戰:如何在鞏固擴大品牌地域市場的同時,以地域為基礎走向更為廣闊的世界,是區域品牌發展的關鍵。在資訊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精神文化的影響常是物質文明的數倍。縱覽我國各個以服裝為品牌的都市和城鎮,我們不難發現,服裝產業雖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服裝生 產工藝技術雖不比國外差,生產能力和市場潛力也比國外大,但與一些國際服裝名城相比,我們服裝名市時尚流行文化的影響卻遠不如人家。因此,區域品牌要想走出一方狹窄的天地,首先必須——— 用城市個性文化 提升區域品牌精神 在市場競爭中,武漢女裝產業迅猛崛起,曾打出“漢派服裝”的旗幟,大有引領國內區域服裝經濟之勢。但隨著各地服裝產業的發展壯大,在國內率先亮出區域品牌的漢派服裝,市場競爭水平和發展勢頭卻漸不如人了,昔日一些知名的漢派服裝品牌消失了,被漢派服裝控制的一些市場制高點易主了,曾被引以為自豪的地域服裝品牌,在市場上成為急 功近利、抄版仿樣、低檔大路貨的代名詞……制約漢派服裝向高產品品質、高知名度品牌、高競爭水平產業發展的根本是什么? 位于“九省通衢”之特殊地理位置的江城武漢,易受四面八方文化的影響,在領悟東南西北風中,武漢人開闊了視野,并由此形成了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的都市文化。就服飾消費而言,從模仿上海時尚,學習福建搭配,到跟隨廣東裝扮,引進香港流行,接受新生事物快成為了武漢時尚消費的一大特點,這種獨特的個性文化,對在武漢制造時尚的服裝人來說產生著極大的影響。 受這種沒有個性的“個性”文化影響,眾多漢派服裝廠商都擠在極為有限的、狹窄的同類市場上,為奪得一杯羹,大家只好打折降價擠兌對方,只好相互挖對方的人才和墻角,結果是互相殘殺,兩敗俱傷。漢派服裝廠商習慣各自為戰,誰也不愿和同行一起攜手共進,家家都小而全地擴張發展,人人都想當“雞頭”,從而使生產成本可大為降低的專業化加工企業在武漢服裝界難以生存,服裝產業鏈在武漢始終難以構成,漢派服裝在市場上伸出的手指難以攥成拳,漢派服裝始終難以走出低水平延伸的困境中。 用創新精神提升 品牌市場競爭實力 抽紗繡花釘珠等傳統民間工藝,作為潮汕文化的精華,近年來被汕頭人發展成支柱產業,發展成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發展成讓國際社會賞識潮汕文化的一張城市名片。一年能繡、織出130多億財富的汕頭紡織服裝業,目前被汕頭市政府列為興市的重要物質資本和城市品牌形象。 記者在汕頭這個海濱城市看到,街市上顯眼之處舉目便是毛衫服裝品牌廣告,城市里到處可見紡織服裝企業漂亮的廠區,商店和星級賓館里最醒目的陳列,都是精美的潮繡工藝時裝?!俺崩C”傳統工藝已成為汕頭經濟特區最時尚的符號。 目前活躍在汕頭市的紡織服裝生產、經營企業多達2萬多家。從一家一戶的手工作坊開始,這些企業從來料、來樣加工為主,逐步發展成以自創品牌生產經營為主的現代化、規?;?、集團化生產企業,他們圍繞國際服裝市場的需求,把我國四大名繡“潮繡”的傳統工藝與歐美流行的時尚文化結合進來,融入現代服裝產品中,使汕頭服裝產品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一致贊譽。為不斷提高全市紡織服裝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汕頭市政府采取進口設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雙高一優”項目列入國債技改專項等措施,2002年向紡織服裝企業投資7.77億元,實施技術改造、增資擴產項目111個,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近千臺套,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可見,創新能力是區域品牌競爭市場的關鍵。地區工業只有通過產品設計開發的創新,生產工藝技術的創新和生產經營管理制度的創新,品牌發展觀念的創新,我們才能在繼續發揮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不斷增強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用國際經營模式 擴張品牌的量和質 與國際市場接軌是區域品牌走向世界的根本。發展服裝特色城鎮集群化的優勢,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實力,為企業在地域組織上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借鑒世界名牌成功的經驗,在世界范圍內營造品牌優勢和競爭優勢,從而逐步走出國門,到國際市場上去搏擊,是區域品牌實現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的關鍵。 目前,我國區域服裝品牌大多處在國內營銷階段,雖然在以國內經營為主的過程中,對國際化經營只是偶然、不規則地通過中間商代理開展了一些出口業務,但如何真正開發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在境外進行相當規模的投資,實現經營國際化和生產國際化,是需要從經營理念、經營機制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創造品牌的國際經營方式的。 創造品牌的國際經營方式,通過新建、擴建、購并、聯合等方式,推動區域產業團隊所支配的經濟資源量上的增長,通過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資源合理配置、生產合理組織等方式,推動區域產業團隊所支配的經營資源質上的改善,從而以品牌資源為中心進行結構調整和重新配置,改變我國服裝企業規模小且分散的狀況,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