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盛20年跨出三大步
- 上世紀80年代末,沿海開放城市浙江省寧波的鄉鎮企業、三資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原鄞縣縫紉機零件廠包德金書記在經過市場調查分析之后,預測開發工業縫紉機旋梭的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因此確立了以開發制造工業縫紉機旋梭為主產品的辦廠目標,從而完成了德盛發展的第一步。 當時辦廠缺乏資金和人才,老包書記歷盡艱辛走上海、到香港,引進外資和人才,創辦了中外合資寧波德盛縫紉機零件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大家干勁十足,常為新產品的開發晝夜工作。新產品出來了’,要打開市場,老包書記帶領銷售人員走南闖北,上門推銷,最終靠堅忍不拔的精神和產品質量,打動了客戶,使產品有了銷路。但就在企業的日子開始好轉,事業正處于發展的時候,老包書記卻因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在企業處于困難之時,包銀雅接此重任,擔任總經理,并且狠抓管理大膽改革。包總首先在人事方面作了妥善安排,對有能力之人委以重用,先穩定了軍心。然后實施了以下主要工作:1、狠抓質量,強化質量意識。沒有質量就沒有企業,在生產上通過工藝改革和設備 更新,促進質量的提高。2、強化銷售。加強對各大整機廠的配套及參加國內外大型縫制展覽會。依靠產品質量和誠信辦廠,贏得了客戶的信賴,產品逐步滲透到各大整機廠和經銷商中。3、新產品的開發。每年要求推出幾個新品,到目前為止公司能生產十多個系列,近百種規格的旋梭。4、生產規模上的擴大。通過近三年的發展,生產規模達到了120萬套/年。5、產品品牌的提升。通過各種形式的展會、1S09002的認證、商標的注冊、特別是客戶信得過的質量,在中國縫制行業樹立了“德盛”品牌。6、提高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因此,公司的業績得到提高。走完了發展階段的第二步。 隨著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旋梭市場也發生了新變化。一方面國產旋梭的需求在增加;另—方面國內新的旋梭廠—家不斷出現。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競爭,就有后來者,這就是市場規律,機遇和挑戰并存。為使企業走好穩定發展這第三步,公司聘請有二十多年辦廠 經驗的顧志英同志為總經理,全面負責生產經營工作。2003年,公司加大設備投入和工藝改進。設備方面投入巨資,引進國內先進的熱處理設備,提高了產品熱處理質量.并且使質量穩定;引進國內先進的數控機床;提高精加工質量。在工藝方面,對多道工序進行改進, 變人工操作為機器操作,減少人為質量問題;為增加旋梭的耐磨性,與相關科研部門共同合作,對梭架鍍特氟綸和鍍鈦等項目填補國內空白。對于目前市場假冒德盛品牌的情況日益嚴重,公司投入巨資,在包裝上與科技含量高的印刷廠合作,設計難以假冒的鍍金紙質包 裝。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制造中心,中國也必將成為世界縫制行業的生產基地。面對機遇和挑戰,“德盛”人以滿懷豪情的斗志,不斷進取,努力打造“德盛”品牌,為中國工業縫紉機的發展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