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稿)上工方天:資本經營現生機
上工方天是上市公司上工集團為力促產業升級,實施產品創新而實施的三大戰略(以高科技帶動縫制設備升級、優先發展特種機、向新型多功能和電腦家用機延伸三大戰略)的產物之一。與其同時組建的還有上工興達衣車機械有限公司、上工佳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上工佳榮衣車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都由上工股份控股,生產專業性較強,并按照“一廠一品”或“一廠幾品”的思路確定自身的產品發展方向。
據上工方天的胡國萬副總介紹,這家企業是上工集團工業機事業部下屬的子公司,在人事上比較獨立,胡本人也是從集團外聘請的職業經理人。當時組建這個公司,上工方天的負責人主要的主要是從兩個方面考慮和上工集團的產權關系。一個是股份方面的考慮,期望能從上工集團購買一些股份,這樣從公司的角度看,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從而引起的委托代理成本、內部人控制、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等問題可能都會朝向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但是當初上工集團當時搞B股定向增發,是為了引進境外投資者,實現國有股減持。改善國有股權“一股獨大”的現狀。上工股份在向德國FAG定向增發1億股B股完成之后,國有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將由現在的50.05%下降至35.85%,FAG公司將以持有公司總股本28.37%的比例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雖然上工股份國有股仍為第一大股東,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已極小。那么上工方天這家上工控股60%的子公司的管理層在購買了“一部分股份”之后要面臨的一個困難是這部分國有股在轉讓之后的流通問題。目前來看,國有股不流通的問題并沒有在管理層收購(MBO)之后有任何變化,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決的難題。所以胡總自嘲,這是一次不完全的MBO.目前公司的管理方面,據胡總的介紹,普通員工都是一年一簽。專業技術人員也都是3至5年。這樣的一類子公司,在品牌和銷售渠道上可能都得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集團公司的支持。按照胡總的說法,現在每個月都會有訂單過來,根據總公司總體的發展戰略:上工方天公司目前確定的主打產品就是鎖眼機。也貼牌生產一些“雙角牌”縫紉機。而且,只要保底生產80臺就能求發展。
談到上工定向增發B股是否可能成功和成功后的資金投向,胡總向記者透露,根據中國證監會頒布《關于上市公司增發新股有關條件的通知》,申請增發時,一個主要面臨的問題是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是否不低于10%,且最近一個年度也不低于1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依據;這一條的限制必須突破:上工B股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0.90%、5.24%和9.12%,2002年三季度跌至1.69%;去年上工B股的公告中已經強調此次的增發方案“符合有關規定”,國家有關部門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按照胡總的話講:截止到目前,收購成功應該是指日可待。胡總進一步介紹說,收購成功后,德國杜克普的優質資產和生產線均可引進,上工首先會引進杜克普的幾款厚料特種機,其中的一至二種將配額到上工方天生產。
無論如何,作為國內縫機行業兩家上市企業的上工集團,已經在上市融資的道路上走了很遠。我們期待著它的成功。而此次到訪的上工方天這樣的集團下屬子公司,也必將從中獲取其應有的巨大收益。
4點30分,下班的時間到了,當記者問及為何這么早就下班時,胡總介紹,上工方天地處上海浦東最東的高東鎮,考慮到上海浦西的員工路途遠,才調整了上下班時間。“但是我們決不會向有的縫紉機企業一樣,提前五分鐘工人們就要洗手了。我們不會,這一點上,我們延續了上工這樣的老牌國有企業的好傳統。”胡總補充道。
版權所有,不得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