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稿)SRAS進行時中中國縫機業的幾個瞬間閃回
5月3日上午十一時。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中國縫機業的性格和表情是否被sars改變?
“非典肺”,沒有中標的人們至今聽來仍然象是電視臺為了挽救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利用話語權營造的一個虛擬的神話。正如高盛(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胡祖六所說的“如果sars危機能被迅速遏制,即在一到兩個季度之內,它對于經濟的影響將主要是一種負面的需求振蕩。”
當100多位赴德國科隆參加IMB( )的國內縫機業的代表們在經歷了煩瑣的“非典肺”檢查手續之后,登上飛機舷梯的那一刻,內心激蕩的大概都是暫時解脫的釋然:終于離開了這個彌漫在各種心理暗示帶來的恐懼感的國家了。在國內其他行業紛紛在國際展會上遭拒,各國借“非典肺”隔離“中國經濟”的這個春夏之交。中國縫紉機械行業,仍然能組織如此規模的展團赴德國參展,可謂是個奇跡。中國縫機業的上百位代表們在偌大的浦東國際機場候機廳展示了這個行業“無知者無畏”的性格和表情。現場沒有一個代表戴口罩交談,這一場景大大超出了到訪記者的預期。他們成了“站著說話而戴口罩的唯一的一個人”。對于此次國內縫機業界能夠突破“非典漲停版”,順利成行的原因。上海華聯縫制設備公司辦公室主任,此次出國展團的組織事宜的負責人朱立的回答是:一向嚴謹的德國人這回的神經短路了。德國人的神經當然沒有短路。中國的縫制機械行業當然也不會靠德國人的“恩典”生存。真正的幕后原因不得而知,但也許正象此前在中國訪問的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表示的那樣,在炒作中國“非典噪音”背后,德國人看見了一個“隱藏的日程”。而對投資者而言,透視這“隱藏的日程”,意味著發現了“后非典時代”的投資機遇。所以德國人給了中國的縫制機械行業一個展示自己性格和表情的“全球化機遇”。出去的老總們一個星期后還要回來,回來之后,如何帶領自己的企業走出SARS危機,乃至今后在企業中如何建立完整的風險控制機制,應該是他們在飛機上和“要不要下了飛機后在德國戴口罩出行”一起思考的問題。
4月28日下午四時,江蘇,菀坪。金明機械有限公司。“T”型總裁眼中的“不確定性”。 以生產難度極大的縫紉機零配件中的異型件著稱,產品70%以上出口海外的金明機械有限公司,在這次SARS危機中受到了多大的影響,總裁虞金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零件行業是整個縫機業的最后一道底線。對SARS的免疫力如何? 虞總:我剛從吳江市政府組織的“防非典工作會議上”回來。我們這樣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和政府部門的溝通渠道不夠暢通,今后應該建立和完善政府與企業之間有效的溝通渠道,企業的基層組織按照國家方針政策防范風險,對企業的穩定和發展,對企業員工的關懷和幫助都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們吳江目前沒有發現SARS疫情。目前的生產經營狀況尚屬正常。但在可以想見的幾個月后,如果“非典肺”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整機廠的生產滯后必然會波及“多米諾骨牌”的最后一塊。就是零件行業。現在的國內市場上,既使沒有SARS風波的影響,高速平縫機已經在春節后滯銷。現在適逢淡季,情況不容樂觀。我們是出口導向型的企業。現在最怕的,就是訂單少了。國內的縫制機械行業的市場現狀和“非典肺”有一點相通之處,就是都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企業要加強對SARS的免疫力,就必須要從和平時期構筑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入手。
記者: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于突發性公共事件,都有一套完善的防范應急體系(Crisis Management)。中國還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專門戰略研究部門。所以政府或行業協會的“經濟預警體系”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面對針對市場乃至這次SRAS帶來的不確定性,企業要培養自救能力看來應該成為共識。在您看來,構筑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應從那幾個方面考慮?
虞總:如果一個事件或活動將對組織具有正面影響,它將也會產生潛在的負影響。沒有什么只產生正面影響;但是,有一些只會產生負面影響。風險可以定義為為任何可能存在的對組織產生負面影響的事件。組織可以接受多大的負面影響主要看其財務實力。如果負面影響超過其財務實力,組織將會由此而破產。所謂“風險管理活動” 其實就是消除負面影響的起因的一種決策。僅就這次的SARS危機來看,這是一次“突發性的災難事件”,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規劃方法與控制手段,才能為那些看似不構成災難,卻突然間發展成災難性后果的事件形成一道安全屏障。企業的風險控制是一整套完整的體系。中國的企業普遍重視不夠。
記者:我們近兩天的采訪中發現,國內的縫機企業這段時間也都沒閑著,都在忙著“危機公關”,顯示了國內的企業在“應激反應”能力上還是不錯的,但比起危機到來之前就構筑的“風險控制”體系來。這當然是不得已的選擇。 虞總:是的。國內縫機市場的不確定性也許會讓最優秀的“危機公關”都捉襟見肘。不能等到下雨的時候再去買傘。
5月6日,上海,節后第一個工作日.。“非典肺”,為了忘卻的記憶。 天氣的突然變熱讓人們覺得厚厚的口罩成為累贅。一夜之間。街上的口罩少了,微笑和愛情重新呈現。 為了讓“非典”對中國縫機行業的影響也能更清晰的呈現出來。我們截取了非典進行時中的,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幾個瞬間的表情。并對采集的時間標本進行切片分析。希望到頭來能為這個在國內有著80年歷史的行業在可以預見的危機渡過之后,給他的“健康報告”提供一個有建設性的“病理學分析”的結論。而不只在重復一些陳詞濫調。 但愿“非典肺”,很快就是一個為了忘卻的記憶。但愿“非典肺”真的是上帝編造的一個警戒人類的謊言。畢竟,正如狄更斯所言,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
版權所有,不得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