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紡機業創新的主動性
提高創新能力是全國紡機行業在現階段發展生產力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非典之后紡機企業啟動市場的關鍵所在。提高產業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有科學技術的推動,還要有企業機制的推動;既要有企業家和開發人員的開拓創新能力,更要有整個隊伍的適應創新的素質。
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優勢。現在有的紡機企業滿足于技術跟進,輕視技術創新,習慣于依賴進口紡機裝備的測繪。引進是必要的,測繪也是一種學習,但消化吸收創新更重要,所謂后發優勢也在于創新的能動性。我國正處于提高創新能力的最有利時機,在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條件下,只要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優勢,我們在許多方面是具有更多的有利條件。以太平洋機電集團為例,其產品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具有產品優勢;其地處上海,下屬企業集中、各類人才聚集、信息渠道暢通、工業基礎較強、社會配套完善,具有地域優勢;在國內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具有品牌優勢;企業歷史較長,產品技術趨于成熟,數字化紡機概念、機電一體化等領先于同行業一步,具備技術裝備優勢。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在市場中競爭,謀求發展的有利條件。
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自覺性和自我約束的積極性。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這要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在全社會認真貫徹。”無論是企業各項制度的改革,運行機制的改革還是行業組織的建設,都應貫徹這一方針。把尊重創新變為企業精神、行業風尚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創新氛圍。
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創新能力。創新能力要具有對多元化市場洞察力,善于預測,還要體現在生產和管理效率、成本控制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市場運作能力上等等。這些都必須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沒有信息化,這些都談不上,也不可能有完全意義上的創新能力。
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創新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或藝術基礎,還要有適應創造性勞動的廣泛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因此紡機企業應在職工教育培訓工作中加大提高創新能力的訓練。同時加強國內外、行業內外交流,搞好新技術新產品的成果發布與展示、開展高技術含量的紡機裝備設計競爭等活動,培育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