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船”出“大海”
- 昨天,不少媒體報道了海爾聯手三洋進軍日本洗衣機市場的消息。眾所周知,日本是家電大國,曾幾何時,包括洗衣機在內的日本家電產品在我們的商店里大行其道,如果反過來去打日本市場,那么對我們的智與勇來說都是考驗。海爾巧用“借船出海”的套路,繼電冰箱之后,又打進了日本洗衣機市場。 作為我國家電龍頭企業,海爾產品遍布100多個國家,已進入歐洲15家大連鎖店的12家、美國10家大連鎖店的9家。在美國和歐洲初步實現了設計、制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布局。隨著海爾國際化戰略的推進,海爾與國際著名大公司之間也從競爭向多邊競合關系發展。去年就與日本三洋公司等建立競合關系,實現優勢互補、互換市場、資源共享、雙贏發展。這次,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在東京舉行的新產品發布會上表示,海爾向日本消費者提供的家電產品,應該既不是海爾式的,也不是三洋式的,而是集中了兩家產品優勢的新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家電市場站穩腳跟。她希望通過日本消費者的嚴格挑剔,提高自己產品的質量和設計水平。 “既不是海爾式的,也不是三洋式的”,這句話點明了“借船出海”的一種境界。從表面上看,的確用了“借船”的方式,也達到了“出海”的目的,但深入一層來看,這種對海外市場的開拓,不光把產品推向了國際,更是對自身內功的錘煉。這里,“船”是一種良機,借到了就可以向更大的“海”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