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特立獨行的馬-寶馬縫制設備有限公司
- 寸土寸金的上海,正在成為金融、科技、貿易、航運、物流等產業的中心,傳統產業在這里似乎正在逐漸喪失其最后的立錐之地。然而,在商家必爭的上海西南,一家立足于傳統產業的生產企業——上海寶馬縫制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馬),卻在這里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說它獨特,不僅是因為“寶馬”所生產的是量小品種多的花色機,還因為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從不盲目求大,而是根據自己的特點一步步求得發展。在這座繁華的城市邊緣,“寶馬”堅持著繁華后的質樸,埋頭做著一個又一個總量并不大,卻創造著較高效益的產品,以質樸點綴著不落的繁華。在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和廣大服裝企業里,“寶馬”特種機正在為越
來越多的企業所熟知和稱道。
靠品質贏得客戶
成立于1994年的上海寶馬縫制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個即沒有合資、也沒有外援的專業生產特種機的制造企業。從成立開始,“寶馬”的領導層就意識到:以小博大的惟一方法
就是依靠用戶,而使用戶滿意就必須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不斷創新產品品種。無淪市場好壞,這個宗旨貫串了“寶馬”的整個發展過程。
在特種機領域,每種產品的批量本身不大。如果一臺機器不合格,那么,這種機型的合格率就會降低,無論是對用戶還是對企業損失都很大。因此,“寶馬”從建廠初期就嚴抓質
量管理。正是這種一開始便嚴抓質量的意識,使“寶馬”的產品很快贏得了經銷商和用戶的信賴。盡管1994年至1996年期間是整個中國縫紉機市場低迷時期,而恰恰在這個時期人市的“寶馬”卻并沒有被擠出市場,反而以它的穩定質量搶得了市場o
2000年12月寶馬公司通過了貝爾國際認證,獲得全球通用的美國RABIS09001:1994版認證證書。2001年12月又通過該機構IS09001:2000版的認證。為加深職工的質量意識,各個車間負責人每天都要對每個人的工作進行評分并公布,做到了天天考評,月月總結。
用新產品贏得市場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僅靠抓質量是遠遠不夠的,決定企業競爭力的因素除了產品質量以外,還必須要有不斷更新的擁有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特種機的市場特點就是品種多、批量小。只有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才能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既滿足客戶需求又可以保持較高的利潤空間。
但是,創新對于務實的“寶馬”來說,同時包含了兩個含義:既要在思路上創新;又要把創新和實用性、用戶滿意度有機結合起來,避免片面追求創新而脫離實際。1997年至今,“寶馬”開發的新產品、新花色共有27個,新老產品達32個。創新對企業發展的促進是巨大的o 2002年,“寶馬”新產品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48%。憑借著生產特種機,規避了與大量常規機型生產商的競爭。寶馬公司在相對競爭較弱的特種機領域又以它強烈的質量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其贏得了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
國外能做的我也能做
2002年,寶馬公司的人均創利稅為57下25元。在行業內這個數字并不算低,但用總經理陶忠清的話說,從總量指標而言,“寶馬”還是個小企業,可是小不一定代表弱。單純生產特種機并不代表發展空間小,未來的行業發展將使專業分工更細、更明確。現在的小并不代表永遠的小。
對于掌控著“寶馬”的遠中實業公司的董事長沈明龍來說,他對“寶馬”抱有極大的信心。不求聞達于江湖,顯然不是頗負韜略與雄心的他的目標。但是,聞達之路千萬條,哪一條才是“寶馬”應該走的?正像沈明龍所說:“特種機一向是外國人的市場,但是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勤勞的,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一定能做到并且能做的更好。關鍵是我們要端正態度,不能急功近利。企業家有誰不想把企業做大做強?但是做大做強并不是靠說出來、堆砌起來的。只有腳踏實地溢足工客戶滿足工市場,才能一步步做強做大。大家都知道特種機難做、做不大。難做不要緊,我們把它做好,做不大不要緊,我們把它做精做強。寶馬公司目前還是個小企業,但是特種機的未來市場并不小,‘寶馬’現在的踏實作風和產品意識都很好,發展空間非常大o”
特種機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現在除了傳統的服裝、箱包、鞋類等行業需要,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的發展也給特種機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寶馬”在中國的縫制機械行業就像一匹小馬,但是這匹質樸而不張揚的小馬并不東張西望,它立足于自己的領域,踏踏實實地做著該做的一切,在進行中尋找著更為廣大的空間,在尋找中做著馳騁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