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飛馬縫紉機集團公司第九屆協作配套會議
9月26日,飛馬縫紉機集團公司第九屆協作配套會議在風景秀麗的南國城市——北海召開。依據“全面提高質量、講誠信、創名牌、降成本、增效益,做到雙贏”的會議主題,扛著共存共榮的原則,會議就一年來飛馬集團公司在零件采購方面存在的問題、零件發生不良品的內容、福馬公司提出的提高零件質量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成立飛馬縫紉機集團零件協會的章程(案)等內容進行了熱烈討論。飛馬集團公司會長美馬大道、常務板東雄大、福馬公司總經理杜貴明、天馬公司總經理貝野武志、飛馬(天津)公司總經理山本賢二等出席了會議。
會議認為,2003年1—8月的零件購買和質量管理是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外協工廠的零件制造與飛馬集團的使用要求達到了較為理想的統一。但是一些問題依然存在,在生產計劃上,外協工廠的交貨期間題突出;特別是出口零件,完成情況一直不好;在零件質量上,有些外協工廠存在零件外觀不良、自檢報告不規范、零件臟、外包裝及標識不清晰等問題,零件制造水平還有待提高。對于目前存在的問題,福馬公司提出了新的倉庫管理模式——零庫存方案和2004年外協零件質量管理計劃,以求分別解決生產計劃和零件質量管理問題。在新的外協零件質量管理計劃中,福馬公司準備一方面加強對零件質量的分析,建立品質管理科,為每一零件廠家建立質量信息檔案,根據質量信息對外協工廠進行質量改善指導,共同努力,達到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求外協工廠提高質量管理水來,增強責任感,認真按《零件檢查標準書>>自檢,準確填寫自檢報告,嚴格包裝零件,完整記錄每一批次的標識,實現質量管理標準化,逐步實行免檢入庫。會議希望雙方要求大同存小異,同呼吸、共命運 :會議討論并通過了《飛馬縫紉機集團零會議討論并通過了《飛馬縫紉機集團零件協會章程》。
飛馬縫紉機集團零件協會是飛馬集團和外協工廠在共同繁榮的基礎上,加深友好關系并作為紐帶的組織,其目的就是通過協會的活動使這個集體更加堅固。協會章程(案)說明了成立的目的、管理的方法以及入會的方法。會上成立了第十屆協會的—委員會并提任杜貴明總經理為協會會長。 最后杜總對會議做了總結。他認為中國擁有經濟上潛力最大的國內市場;同時由于紡織業將繼續享受配額增長的好處,會推動服裝行業的發展,從而拉動縫紉機生產;另外據預測,2005年紡織出口要比現在提高10個百分點,能促進縫紉機行業的發展。這些一方面將使我國縫機行業在國際競爭中實力和地位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也會使今后行業內競爭日趨激烈。杜總認為,面臨競爭,各企業必須要有協調,這個協調除了靠政策,更要靠市場這個經濟杠桿來平衡。尤其是一些民營企業,在完成原始積累后要在技術創新上進行投入,不要過分追求規模,慎重從事擴建,對待市場更應理性化。他提出了集團今后工作的重點:緊緊圍繞“用戶的滿意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價值、喜悅”的經營理念,加快國產化進程,國產化產品種類要全面推進,要用3年時間使飛馬集團股票上市經營,融資擴大生產。他特別指出,天馬《飛馬(天津)、福馬仍要擴建擴大,使包縫、繃縫機兩大系列產品在中國在世界居領先地位。對于外協單位,他要求樹立新觀念、新機制,構筑經營管理新模式,重內控抓管理,塑形象、聚人氣、打造新品:突出質量,強化管理,突出人才,強化培養,突出設備,強化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