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內衣:今冬突破價格堅冰
一場場風火上演的保暖內衣“跳水”風暴充斥著北京各大商場,著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光,保暖內衣似乎日漸走近大眾市場—— 嚴冬將至,各大商場為了搶占市場先機,紛紛打出招牌以穩定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一些國外品牌如“暖倍兒”等新名詞也出現在國內市場,有的廠家早早的將保暖內衣的價格降至冰點。一些消費者在撈到實惠的同時,心里不免猜疑:今冬保暖內衣是否“貨真價實”?為此記者咨詢了一些知名廠家。
價格貼近大眾市場 據了解,以往市場上的保暖內衣可謂品種繁多,有些打著高科技保暖內衣的旗號,價錢在50元左右,煞是誘人。但事實上這種保暖內衣不過是內衣兩層之間夾上壓縮塑料,這不僅對人體有極大的傷害,還使內衣的保暖效果化為烏有。在上過當之后,知名品牌的保暖內衣便成了眾多消費者的首選。但是,知名品牌的高門檻還是讓廣大消費者望而卻步,平均價格多在300元左右,有些品牌的內衣甚至高達千元,這樣的價格很難讓更多的消費者接受。然而今年這種情況將有所改變。據一家商場的有關人士介紹,一些知名品牌已經注意到了價格對于保暖內衣銷售的制約性。今年他們將大眾化融入到高科技當中,推出了高、中、低檔適合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在商場里,記者發現一套兒童彩棉內衣標價竟然不足70元。
科技創新帶來質優價廉 2000年之前保暖內衣的產品訴求點似乎只有一個:保暖。全國的諸多品牌曾在這兩個字上展開激烈的爭斗,競爭的白熱化程度不難想象。那么,經過兩三年的市場洗禮后,保暖內衣在今年又將有何變化呢?
在產品上尋求突破,在差別化中尋找賣點——這是2003年保暖內衣行業在經受陣痛之后,呈現出革新面貌的新特點,“保暖成為基礎,從中衍生出許多更加符合人們著裝需求,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概念:第一類是以老牌“俞兆林 以及“高科暖卡”、“中科暖卡為代表,仍然堅持以“保暖作為主要訴求點的傳統派,這些品牌以科技為依托,創造出保暖新天地。俞兆林通過與世界500強——英國阿考迪斯合作,采用了該公司出品的具有國際頂尖技術含量的維勒夫特纖維,精心織造出了體現科技含量的內衣國際升級版——維特萊絲內衣。而“高科暖卡”、“中科暖卡”則是以中科院的科技成果——暖卡纖維為技術支撐,將“保暖率”提升到更高的層面。第二類是在原料上獨辟蹊徑的健康派。其中彩棉是風頭最勁的一族,“朵彩”將彩棉引入保暖內衣,加上天彩、頂呱呱、九彩羅三大彩棉品牌今年強勢進攻內衣行業,勢必會推動彩棉的進一步升溫,也為保暖內衣注入了環保的新概念。而“天之棉、“北極絨”、“雪龍人、“抱喜貓加入抑菌新材料,為內衣增添了人性化的高附加值。
盡快贏得更多消費者認可與普遍內衣相比,保暖內衣科技含量較高,質量好的一般可以穿上2~3年。它會不會也像羽絨服一樣走市場飽和的尷尬境地呢?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市場飽和度是建立在普及率之上的,因此,就目前的情況分析,保暖內衣短期內不會走向市場飽和。同羽絨服相比,主要有幾點原因制約著保暖內衣的普及率。首先,由于保暖內衣進入市場時間短,尚未在廣大消費者中形成統一的認可,許多消費者對于它保暖的神奇作用持懷疑態度,另外舒適度也沒有達到令消費者滿意的程度。其次,進駐市場銷售的保暖內衣魚目混珠,與羽絨服不同,保暖內衣是無法從外觀判斷它的質量與保暖效果的,只有親自試穿才能得出結論。以上種種因素制約著保暖內衣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