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悄悄來到中國家門口
就在第七屆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熱烈議論“中國制造”的同時,“印度制造”正悄悄潛入中國這個未來世界工廠的“后院”,意欲“搶奪”中國的大批企業定單。10月16日至19日,印度制造產品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據悉,有100多家印度的頂級企業參加展會,印度信息部長率領一個500多人的印度企業代表團前來,其中包括印度最有影響和最有實力企業的老總。印度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巴爾介紹說,很多印度公司想來華投資,平均每個月,都會有3至4家印度公司在華設立代表處或開設子公司。巴爾自信地表示,今年兩國貿易額將超過70億美元,到201 0年,兩國貿易額肯定能超過300億美元。有專家分析,印度和中國貿易發展的機會相似,面臨的問題相同,兩國必須要找到能夠互補的產業才能加強合作。同時,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印度制造”是“中國制造”有力的挑戰者。印度的人口龐大,平均工資較低,原材料價格便宜。這些因素使 “印度制造”的競爭力得以加強。印度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巴爾在介紹時,也反復提到“競爭”。中國貿促會北京市分會副會長儲祥銀向記者表示,他希望中國企業再加把勁兒,爭取在軟件等行業中學習印度,超過印度。不過,一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由于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兩國的產業結構也已拉開差距,“印度制造”想要戰勝“中國制造”,還要走很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