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明:打造耀眼的“寶石”
人物檔案 年齡:37歲 籍貫:臺州 創業歷程 1983年在椒江一家機械廠打工 1993年創辦寶石縫紉機廠 2000年創辦中國寶石縫紉機實業公司 2003年創辦中國寶石縫紉機有限公司創業心經辦企業首先就要學會做一個正直的人,以人品打造精品。
入選理由1993年,阮小明起步做企業時的全部想法就是為了改變生活狀態,只有27歲的他和5位“泥腿子”朋友借資2000元創建一家縫紉機廠,而今,他的寶石縫紉機公司已發展成為占地14萬平方米、全國最大的特種工業縫紉機生產出口公司之一。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阮小明歷年來為海塘建設、希望工程等投入1600余萬元,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浙江優秀青年,臺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省、市優秀總經理,省、市有突出貢獻企業家。
這些年,臺州的縫紉機工業突飛猛進,就在許多縫紉機企業已經有了不小規模時,1993年6月,阮小明創辦了寶石縫紉機公司。這是一家制造特種工業縫紉機的出口創匯企業。10年來,寶石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現在已經成為浙江省重點企業和全國500強民營企業之一,產品90%出口。今年前10個月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公司現有總資產5億元,寶石已成為我國主要的特種工業縫紉機生產、出口基地之一。談起企業的發展史,阮小明津津樂道,他就像做面包的師傅一樣將企業發了起來。
生活所迫白手起家
1993年之前,阮小明還只是一名窮困的推銷員。他奔波在全國各地,千方百計幫別人推銷家用縫紉機。沒有分文工資,全部費用自己出,那時廠里只借給他1000元,由于路費開支不夠,他又向親友借了1000元,用2000元做資本金,到處去推銷。 那段經歷,給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時的生活,他回憶起來是“遭人白眼,喝水充饑,九死一生”12個字。為了推銷出產品,他時常是晚上上火車趕路睡覺,過一夜后,到達下一個城市,一站一站往下走,白天推銷,為了節省開支,常常是早飯不吃,中午吃個饅頭,晚上也不住店。 一次,他到達了包頭,一天里連跑了幾個區百貨公司的二級站,人家都不理他,說那個縫紉機牌子聽都沒聽說過,他初出茅廬,又不懂得給回扣,很難談成生意。心灰意冷時,傍晚在街上又遇到一個小流氓,故意往他身上一撞,把眼鏡撞到地上,小流氓拿出一把彈簧刀訛詐他要8000元。阮小明說,你殺了我,我也沒錢,小流氓把他的東西都翻開,只有120元錢,無奈,拿了錢還讓阮小明把腳上的一雙解放鞋和身上的夾克衫脫給他。阮小明總算死里逃生。 他整整一個月在西北各地跑,氣候非常干燥,嘴爛得不像樣子,人瘦得一把骨頭,回到家時,家人都一時未認出他來。 當時,正值國內縫紉機市場蕭條之時,浙江的縫紉機遍布全國各地,于是,阮小明就把目光轉向了海外。
九死一生接近資本
初出道的阮小明拿著黃頁號碼電話本跑遍了北京的外貿公司,好心人告訴他一個信息——5天后,廣州將開廣交會。阮小明千辛萬苦地趕回家,帶上幾臺樣機就直奔廣州。 當時,他的全部動力就是要成功,要賺到錢,要改變自己的現狀。 阮小明身上沒有帶多少錢,到了廣州,他就住在街上補鞋人的家里,五六個人打地鋪。入場交易一天要50元錢,阮小明只能向別人借個證溜進場。見有客人到縫紉機展位,他就專等客人出來上前和人家談,于是,有人告他擾亂市場秩序。保安抓到他,還讓他寫檢討書,貼在市場大門口。阮小明被示眾似地站在大門口的太陽下,心中真不是滋味……但這一切在如今的阮小明看來都是值得的,因為這次廣交會讓“寶石”產品第一次走向了世界,他拿到了巴西客商的第一張訂單——500美元的包縫機。 很多人在與資本苦苦相逢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比較關鍵的人物起作用。阮小明也是如此。在他真正九死一生地接近資本的過程中,是一位精通葡萄牙語的女翻譯幫了他的大忙。在困境中,阮小明遇到了有關部門的一個精通葡萄牙語的女翻譯,她看到阮小明的處境非常同情,就把自己認識的一位巴西的客戶介紹給他。這位客戶和阮小明簽下了一筆200萬美元的訂單。這對于當時的阮小明來說是多么大的數目。后來在阮小明的事業做大了的時候,這位女翻譯做了他在巴西的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