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CAD在服裝企業中普遍的因素
CAD技術是服裝企業技術改造的必由之路,目前由服裝衣片設計、打版、放碼、排版以及服裝款式設計分系統組成的服裝CAD系統已覆蓋了服裝設計的全過程。 但目前在服裝企業中應用CAD技術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制約了服裝CAD技術在企業的推廣和普及。 衣片設計系統自動化程度低提高效率有限 目前,CAD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需要大量重復運算的放碼和排版上,但與自動放碼和人機交互式排版系統的技術優勢相比,衣片設計系統操作起來復雜困難、自動化程度低。使用該系統打版與人工打版一樣,仍需設計師一步步地打出,只不過是用計算機的顯示器和鍵盤鼠標代替了傳統打版的紙和筆。
此外,在計算機中往往還必須對一些線和參考點做非常嚴格的定義或定位,有時在人工打版中一步可以做完的工作,在計算機中還必須分幾個步驟才能做完。采用CAD技術的打版速度取決于操作人員本身的打版熟練程度,工作效率提高有限。 要改變衣片設計系統使用不便的現狀,必須將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作為主要突破口和發展方向,部分系統在這方面已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如日升天辰的自動試衣系統能將生成的衣版自動進行縫制模擬,在計算機建立的三維仿真人體模臺上試衣,并標示其“不合體”的部位及其偏差值。這些初步嘗試雖還不能使衣片設計系統真正實現自動化,但已邁出了難能可貴的第一步。
國外的一些系統已經在向智能化方向邁進,在這些系統中專家的剪裁和打樣經驗知識被數字化后存人數據庫,按照生產廠家的需要建立約定的規則。如法國力克系統的Moclaris Finet系統能在幾秒鐘內按照顧客的尺寸自動完成樣板修改,這是在最接近尺寸的樣板上自動修改生成的,從而使經驗不是的操作者也能在專家系統的幫助下制作出優良的版型,這也應作為國內衣片設計系統未來發展的方向。 采用公式輸入法不符合工廠樣版師的打版習慣 服裝CAD系統大多由高等院校和研究所開發設計,因此其衣片設計系統多采用“學院式”的制版方法,大部分系統均把重點放在簡單明了的公式輸入法上。但大多數經驗豐富的工廠樣版師往往采用的是直接注寸的制版法,即按照服裝尺寸的款式要求,憑經驗直接劃出輔助線和輪廓線。這是因為工廠樣版師由于長期采用同一號型的規格尺寸制版,對其細部規格和加放量已了如指掌。目前力克等系統已摒棄了公式輸入法,但還有一些CAD系統不顧樣版師的實際情況而將規則強加于用戶,是使部分打版師排斥CAD系統的原因之一。
此外,輪廓線的恰當與否是靠經驗和感覺而非數字,而輪廓線的修改必須在全版可視的情況下進行,電腦由于顯示屏尺寸的限制無法做到這一點。顯示屏上的服裝樣版一般只有原版的1/4或1/5大小,一些細微的誤差因此被隱匿了;而在將其局部放大后,又因不能縱觀全局而無法修改。雖然對線條較為簡單的童裝、休閑裝來說問題還不大,但在繪制省道變化復雜、分割線較多且高度貼身的女裝樣版時,樣板輪廓線的修整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簡單。那些較復雜的服裝版型,工廠樣版師們往往是用手工打母版,再用數字化儀將其輸入電腦中,然后利用電腦進行修改復制工作,如作縫份、貼邊、里布,排版工作。結果,作為CAD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衣片設計系統的很大一部分操作功能被浪費了。 各CAD系統缺乏個性和兼容性 由于服裝企業市場細分和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不同類型的服裝企業從設備到設計、制版、制作、生產流程管理各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區別,對衣片設計、放碼、款式設計系統的要求差別很大,有的企業可能會反復使用系統的某一功能而對另一些功能則完全用不到,有的企業則可能會要求系統具有某一特殊功能。但目前各CAD衣片設計系統性能沒有針對不同的服裝企業做出專業化分工、針對性強的系統,如女裝原型紙樣設計法是我國各大專院校及女裝行業普遍采用的方法,但現有的多數衣片設計系統對其開發深度還不夠,如省邊的剪切、轉移、合并、裕量的加放,衣版的最后修整使用起來還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