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 怎么挑起這副重擔
臺州之所以能夠籌建一個省級質檢中心,很重要一個原因就在于它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縫紉機生產基地之一。在一向十分具有開拓意識的浙江省政府的領導下,政府和企業聯手打造省級質檢中心無疑是一個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職能管理資源分配問題的大膽嘗試。
但是,這樣一個必須具備獨立第三方地位的行業中介機構,如何體現執法的公正性、科學性、權威性?如何讓人們對業內一家民營企業協助政府行使職權不產生質疑和猜測?作為關注焦點的寶石公司如何將壓力化為動力,又如何正確行使一個行業質檢機構的神圣職責?為此,記者采訪了浙江省質檢中心籌建小組寶石公司項目責任人施華經,及國家縫紉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技術負責人王偉剛。
記者:作為企業,協助政府相關部門籌建省質檢中心,其意義何在?
施華經(浙江省質檢中心籌建小組寶石公司項目責任人):首先這是企業對社會的積極回報;其次可以促進企業內部的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完備,推廣并運行質檢控制。其實中標以后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此事關系到的不僅僅是寶石的利益,同時肩負著浙江省,整個縫制機械行業質量,檢測技術水平提高的重任。雖然在投標前,寶石一直在努力提高、完善自身的檢測技術水平并且,已經符合籌建質量檢測中心的要求。但這不是我們實現籌建質量檢測中心的最終目標,而是想以此為平臺,以提高浙江省縫制機械工業檢測能力為動力,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將浙江打造成先進的縫制機械制造基地。
記者:省質檢中心成立后將如何體現它的公正、公平?
施華經:最高管理者,也就是法人代表是他們(即甲方)。相關工作程序一切按照國家標準,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浙江省政府的各項相關條例規范來執行。企業只是掛牌執行單位,進行實際操作,是回報社會的一種行為。
記者:您認為省質檢中心“落戶”寶石公司,能否促進寶石公司質量管理的進一步提高?
施華經:凡事都有兩個方面,寶石公司承擔省質檢中心的部分工作,既有壓力又是動力。寶石中標在某種程度體現了公司的實力和社會各界的信任。今后,公司將以此為契機,更加嚴格地執行國家標準、宣傳國家標準,加強公司質量控制,不斷研發新品,使寶石公司和寶石產品的發展步伐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