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體絨繡工藝
-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立體絨銹工藝,包括將畫稿中的線條和色彩用彩筆勾勒在底料上,其特征是:按畫面內(nèi)容確定鉤線、平鋪和植絨的部位,用絨線針將毛線縫繡在底料上的線條上,在平鋪的部位用不同顏色的毛線平行交叉填繡,在植絨的部位用絨線針將多股毛線在底料上上下穿刺,在上面高出平鋪面1—2厘米,在底料的背面抽緊,用剪刀將植絨高出部分剪平,邊緣處剪成坡形,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能使繡品具有立體浮雕效果。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肖立人; 劉菊華
申請(專利權(quán))人通訊地址 200120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商城路1317弄4號602室
發(fā)明(設(shè)計)人 肖立人; 劉菊華
代理人 葉克英
專利代理機構(gòu) 上海市東方專利事務(wù)所
申請(專利)號 98111085.1
申請日 1998.09.16
公開(公告)號 1247913
公開(公告)日 2000.03.22
分類號 D05C17/00;D06Q1/14
主分類號 D05C17/00
法律狀態(tài)
主權(quán)項 D05C17/00權(quán)利要求書 一種立體絨繡工藝,包括將畫稿中的線條和色彩用彩筆勾勒在底料上,其特征是:按畫面內(nèi)容確定鉤線、平鋪和植絨的部位,用絨線針將毛線縫繡在底料上的線條上,在平鋪的部位用不同顏色的毛線平行交叉填繡,在植絨的部位用絨線針將多股毛線在底料上上下穿刺,在底料上面為高出平鋪面1--2厘米的拋線,在底料的背面抽緊,用剪刀將拋線部份修剪。
說明書光盤號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