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星級酒店首現“私人裁縫鋪"
近日,在四星級的長江大酒店內,出現了一家“私人裁縫鋪”———“藍德龍客戶服務中心”,幾千種布料供客人挑選,但現場并無吱吱作響的縫紉機和戴老花鏡的老裁縫。客人的身高、腰圍、腹圍、腿長……全部儲存在電腦中,鼠標一點,衣樣即出。
“裁縫鋪”老板———武漢藍德龍服飾公司總經理楊志平說,個性消費的需求越來越大,“同質化”的服裝漸受冷落。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個服裝款式如果受歡迎,可以在武漢地區銷售七八萬件,滿大街都可以看到那種衣服;而現在,再好的款式,銷售量也很難超過七八十件。一些體形特殊的人在商場很難買到合適的衣服,“特別是男士,人到中年‘中部崛起’,買褲子尤其難”。楊志平就是看準了這個市場。
很多追求個性的人士干脆量身訂制服裝,以求“只此一套”。在香港,銷售出的十套西裝中,平均就有六七套是量身訂制的。武漢也有“觀奇”等專門訂制服裝的企業,但在星級酒店中設客服中心,藍德龍是首家。而在香港、北京,量身訂制服裝的企業大都設點在星級酒店中。北京一家四星級酒店的服裝訂制店去年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元。
量身訂制服裝一般價格較高,要大幾百元甚至數千元,這樣的價格武漢人消費得起嗎?楊志平認為,武漢的消費承受能力相對香港、北京較低,但也有自己的高端消費層,藍德龍已經順應武漢的具體條件調低了價格,目前價格與新世界、武廣、群光、亞貿等商場的“藍德龍”專柜的成品西裝價格相當,他認為通過努力可以培育出很大市場。據了解,“藍德龍”量身訂制服務推出僅兩個月,已有可觀的回頭客。
武漢商會服裝分會會長、武商集團副總張秀英認為,這一做法順應了消費者注重個性化消費的潮流,在歐洲和香港已經發展得很成熟,在武漢尚是首次嘗試,但只要經營得當,一定會闖出自己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