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設限將使我國1500萬就業者受影響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3種紡織品的國內生產近年來一直呈下降趨勢,美國國內生產的減少并不是2002年配額取消后才出現的現象?! ?
2003年11月17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向美國出口的3種紡織品實施進口配額限制措施。這些產品包括針織布、袍服和胸衣,借口是使美國制造商免受不斷涌入的中國進口商品的沖擊。這是美國第一次實行這項特別措施。消息傳出,美元兌歐元和瑞士法郎的比價下挫1%。而中國方面從事紡織服裝行業的1500萬人口和涉及該行業的超過1億的農牧民人口都將因此受影響。
一、美國紡織品生產商提出申請 美國決定,中國對美出口的3種產品--針織品、袍服和胸衣等,2004年僅允許增長7.5%。2002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近90億美元,其中,美國進口上述三種商品的總額為4.22億美元。 早在2003年7月,美國部分紡織品生產商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聲稱中國產品對美國出口對其造成了損害,要求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部分紡織品實施配額限制。
二、中國1億農牧民人口將受影響 美方認為,美國制造業有超過250萬個崗位流失,日益增加的對華貿易逆差對此要承擔部分責任。美國政府就是在這一形勢下決定對這3種中國紡織品重新實施配額措施的。 但與美方指責相對立的事實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就業人口超過1500萬,涉及紡織原料種植、生產和加工的農牧民人口超過1億,在就業、經濟增長和外貿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美元匯價因此下跌 美方表示,將就問題的具體細節與中方展開磋商,商討是否能增加更多的進口配額。美國的做法也引發了商界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在紐約和芝加哥外匯市場上,在得知美國決定對華紡織品設限后,美元兌歐元和瑞士法郎的比價下挫了1%。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美國在與歐盟就鋼鐵關稅問題爭執不下之時,又對中國紡織品啟動特別保障措施,令人對貿易保護主義在美國抬頭的傾向更加擔憂。 不少美國消費者團體表示,美國政府的決定可能導致其他行業效仿紡織服裝行業,要求政府采取類似措施。同時,盡管美國對中國向美國出口的3種紡織品實施進口配額限制措施,但那些已不在配額名單中的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不會受嚴重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