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楓涇將崛起國際服裝機械城
根據上海產業和市場的整體規劃,上海將全力打造世界第六時裝中心。作為全國小城鎮試點鎮和上海“一城九鎮”之一的楓涇鎮,按照今后的目標,組建上海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無疑將成為其中的一個亮點。 首期開發、建設中的上海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設立服裝機械展示中心,研發中心、培訓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物流中心、二手貨交易等場所,將成為全球一流、全國最大的服裝機械商貿城。 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上海楓涇鎮地處上海金山區的西南部,與江蘇、浙江兩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交通上的便利 楓涇鎮境內滬杭高速公路、滬杭鐵路、320國道、朱楓公路四條大動脈貫穿鎮區,并有豐富的水運資源。利用全高速公路,在正常情況下40分鐘可到達市中心,至虹橋機場35分鐘,浦東國際機場也可在50分鐘左右到達。加上上海市城市發展規劃,輕軌R4線今后直通楓涇鎮,楓涇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前景看好。 周邊環境良好 楓涇鎮擁有占地3.3平方公里的市級工業園區,區內已完成“六通一平”基礎設施配套,2萬多平方米不同規格的標準廠房也建成,可供客戶選擇。
目前落戶園區的企業已有50來家,總投資超過25億元。楓涇的建筑物富有北美風貌特色,令人賞心悅目,是一個朝商貿流通、文化旅游休閑、居住生活等綜合功能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城鎮。 經商的風水寶地 楓涇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將采用棋盤式網絡道路系統,總長16.6公里,主干道寬為30米至36米,所有道路設計均能承擔集裝箱貨運車的通行。 城內設有楓涇自來水廠一座,日供水量為2萬噸。 城內建有水質凈化廠,日處理污水能力1.5萬噸。 城內有35KV變電站2座,電壓分別為10KV、380V和220V。 城內有線電視普及率達100%,并接人IP寬帶多媒體通訊網,電話交貨機容量2萬門。城內有中壓煤氣調壓站,氣種為管道供應天燃氣,年供應量2766萬立方米。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上海銀行、信用聯社及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申銀萬國證券機構均在楓涇設立辦事機構,可為企業提供各類一流的金融服務。 楓涇地處上海遠郊,土地、員工費用建筑成本等比市中心明顯要低,加上用地政策、財稅政策、人才政策、融資政策、科研政策、涉外政策、公共服務政策等方面的“到位”,使之有望成為商務成本的盆地、優質服務的高地、投資發展的寶地。
錯位競爭的產物 在上海地區,服裝廠商眾多,但其購買服裝設備主要地點在虹口區的東長治路一帶,相對比較分散。尤其是要購買服裝CAD、CAM系統、特種服裝設備及零配件更需四處奔波。有關資料表明,上海地區有服裝設備生產、銷售企業100多家,除東長治路網點較為集中外,其余的分別在其他地方設立供應網點,增加了服裝廠商的采購成本和尋覓的時間。 因此,楓涇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的興建,堪稱錯位競爭的產物,有利于,形成集群效應,對服裝廠商而言,是期盼中的利好消息。 更有利的因素是,與楓涇交界的江蘇、浙江兩省均是我國的服裝大省、強省,不但內銷市場八面風光。外貿出口也排名國內前列。有此前提條件,對服裝設備的需求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而楓涇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集生產、商貿、展示、信息發布、培訓、研發及二手貨交易于一體,服裝廠商的需求完全能滿足,尤其是可通過網上購物,網上聯絡,享受一條龍的服務會凸現出雙贏的成效來。 依托大都市市場效應看好 上海是國內經濟、金融、貿易、運輸中心,是服裝產業和服裝市場的高地。
有關專家認為,從與服裝設備擁有的水準及有關的社會環境來看,上海是亞洲最有條件創建國際時尚中心的大都市,很有可能率先與國際時尚中心之一的日本東京并列。 東京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時尚中心,依托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經濟起飛,雖然日本經濟從上世紀90年代起進入停滯階段、緩慢發展階段,但日本占世界GDP的份額仍然達16%左右。日本還是世界縫制設備最強勁的產銷中心。日本的JIAM專業展會是世界級的縫制設備專業展會,定期舉行的這一展會上,只要世界上誕生了新面料和新款式,在JIAM展上很快會展出與之相適應的新機型或新的附件。等傳到我國往往不止慢一拍、二拍。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如今的本土縫制設備產業已出現空洞化特征,轉移的主要目的地是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每年在上海舉辦的CISMA展(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博覽會)超過了日本的JIAM展,這一情況,確立了上海發展服裝設備和為服裝企業提供前所未有的強力支持的優勢。現在的CISMA展已是世界上同類展會的第二大規模,僅次于德國。上海也成為亞洲最重要的縫制設備會展中心和銷售中心。 因此,楓涇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的興建,生逢其時,市場效應看好。據該城有關負責人透露,招商工作前階段開始以來,勢頭甚好,一大批國內外的強勢服裝機械生產企業和供應商、代理商及相關機構表示了極大的進駐興趣,有的還簽訂了進駐的意向書。從這勢頭來看,楓涇國際服裝機械商貿城可謂充滿“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