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小字號”贏得大訂單
內徑僅8毫米、只有手指頭大小,外表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靜音軸承”,卻是運用于航天技術的尖端產品。“出口一只靜音軸承,所賺外匯抵得上出口9臺大彩電!”慈興集團董事長胡先根扳著指頭給我們算了一筆細賬:國內出口一臺普通彩電可賺4至5美元,而他們做的靜音軸承,每只價值達50美元,除去生產成本,足可凈賺47美元。至今年10月底,該集團自營出口已超千萬美元。
小產品不讓大產品,小商品贏得大訂單。近年來,慈溪市因地制宜,積極實施“小字號”商品國際化戰略,大力扶持具有較高國際市場占有率的世界級特色商品和出口基地,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產業集聚、區域分布的出口產品,目前全市470家出口創匯企業家家握有洋訂單,已有49大類560只品種漂洋出海擺上國際柜臺,其中微型軸承、歐式插座、電熨斗、絲瓜絡、塑殼打火機等10只產品已成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出口創匯基地。今年1至10月份,該市自營出口以46%的速度高位增長,達到13.04億美元。
產品以小求特,企業以大求強。在扶持政策上,慈溪市改變了過去普降細雨的做法,集中資金用于龍頭企業和優勢產品的技術改造,著力扶持一批上檔次、上規模的重點項目,今年市財政用于技改獎勵的資金達到2000萬元。目前,該市企業已完成技改投入43.72億元,在建千萬元以上技改項目201個,平均每兩天多就有一個千萬元以上技改項目上馬。浙江卓力電器集團每年投入幾千萬元實施技術改造,僅去年技改資金就達3755萬元,目前已形成年產1500萬臺小家電、出口創匯3453萬美元的生產規模,成為全國最大的電熨斗生產和出口基地,跨入全球同行銷量前五名行列。
“小字號”也要國際化。慈溪市各類外貿出口企業主動出擊,從申請國際質量認證和注冊國際商標入手,由土變洋與國際市場對接。作為亞洲最大歐式插座供應商的慈溪宏一電子有限公司,目前已擁有各類國際認證證書1400多張,使企業在經營理念、管理思路、產品質量等全方位融入國際市場,今年出口已達到3900萬美元。以小小炒貨“炒”出大名堂的寧波恒康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在國內同行中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并在美國、瑞士等68個國家和地區注冊商標,為“恒康”食品提高國際競爭力開辟了綠色通道,公司現已與“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超市巨頭建立供銷協議,訂單常年不斷。如今,該市外貿出口額超千萬元的企業達到248家,上億元企業22家。
慈溪市還積極組織小商品生產企業赴國外辦廠興業。今年以來,已先后有8家企業分別到美國、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興建投資項目,目前,該市已興辦各類境外企業57家。今年以來境外企業經營額達到3070萬美元,帶動慈溪產品出口1852萬美元,開辟出了一條小商品勇闖國際大市場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