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尺子”變臉“名牌+科技”
日前,海豐縣凱利來公司與四川大學紡織研究所共同建立的實驗室和該公司與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共創的“產學研”基地掛牌,標志著該縣服裝名鎮公平鎮“名牌+科技”二期工程正式啟動。
公平服裝業從80年代中期起步,一些心靈手巧的裁縫憑借“一把剪刀,一支尺子,幾臺腳踏縫紉機”擺地攤發展起個體服裝加工檔口,經歷90年代初中期家庭作坊式加快發展階段和90年代后期規模擴張階段,現全鎮有168家服裝生產企業和22家配套企業,年服裝產值近20億元,產品銷往國內各大中城市和東歐、東南亞、中東、南非等地。
為將該鎮服裝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該鎮啟動了“名牌+科技”工程,現全鎮已有60多家企業擁有近百個自己品牌的注冊商標,威粵、瑪蓮露、古士旗等品牌廣告接踵登上中央、省和其他省市電視臺的熒屏。鎮里經過篩選確定10家重點企業,作為實施名牌戰略的重點對象培養,百斯盾和威文公司通過更新設備、加強質量管理,去年被農業部授予“質量全面管理達標單位”稱號,今年又被評為廣東“十大休閑服優勢企業”和“十大女裝優勢企業”。
鎮委、鎮政府于2002年向省科技廳申報廣東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并獲批準。以此為契機,該鎮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的技術創新試點領導小組,制定了《公平鎮技術創新試點實施方案》和《公平鎮技術創新試點管理辦法》,明確了全鎮技術創新工作的總體目標、發展思路和具體措施。
該鎮通過聯合凱利來等公司,與四川大學紡織研究所、東華大學、武漢科技學院和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等合作,成立“產學研”合作基地,并從這些高校邀請了8位專家到鎮上給企業主上課,同時為全鎮服裝業把脈。目前,該鎮正忙于完善“公平服裝網”、組建服裝發展科研所、成立人才培訓中心、建立專利事務所和企業認證咨詢中心等工作。(編輯:李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