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半年縫制機械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2003年1季度我國國民經濟開局很好,2季度的非典疫情給國民經濟造成一定的危害和損失,也給縫制機械行業帶來了沖擊,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全行業沉著應對、共渡難關,既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重大勝利,又保持了行業經濟的持續增長。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信息部對81家整機生產企業的統計,2003年上半年行業經濟運行形勢主要表現為:
1、生產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2003年上半年共完成工業生產總產值528 108.06萬元,同比增長19.38%。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7%的增速提高12.68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同期36.8%的增幅相比,回落了17.42個百分點。累計完成工業銷售產值453 756.15萬元,同比增長27.88%。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26 463.65萬元,同比增長7.92%。
2、產量增幅顯著 2003年上半年共生產縫紉機3 924 184臺,同比增長38.4%。其中生產家用縫紉機1 534 604臺,同比增長50.9%(普通家用機921 598臺,同比增長34.6%;多功能家用縫紉機613 006臺,同比增長69.05%)。生產工業縫紉機2 389 580臺,同比增長46.89%。其中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的有:高速平縫機1 100 497臺,增長65.67%;高速包縫機399 266臺,增長115.53%;釘扣機13 396臺,增長157.49%;繃縫機100 843臺,增長115.2%;封包機51 795臺,增長17.08%;曲折縫35 062臺,增長97.78%;加固機1 750臺,增長73.27%;雙針機22 581臺,增長108.11%;多頭繡花機5 221臺,增長5.8%。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的有:中速平縫機76 102臺,下降47.57%;中速包縫機78 613臺,下降10.96%;鎖眼機1 613臺,下降39.09%;單頭繡花機16 037臺,下降2.05%。
3、產品銷售明顯看好 今年上半年共銷售縫紉機3 954 712臺,同比增長48.55%。其中銷售家用縫紉機1 502 509臺,同比增長45.48%;銷售工業用縫紉機2 452 203臺,同比增長50.50%。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20 461.01萬元,同比增長17.88%。
4、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 今年1季度進出口貿易高位開局、增長提速,2季度企業千方百計將“非典”影響減到最低,保持了雙快增長的貿易格局。據海關總署統計,2003年上半年我國縫紉機及零部件對外貿易總額突破6億美元,同比增長40%,與今年一季度的增幅基本持平,其中出口創匯32 180萬美元,同比增長55.9%;進口額28 482萬美元,同比增長25.5%;進出口貿易順差3 698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 798萬美元。 據海關總署統計,上半年累計出口縫紉機 625.4萬臺,出口創匯27 193.7萬美元,同比增長83.3%和58.2%。其中出口繡花機9 493臺,出口創匯2 506萬美元,同比增長-52.17%和128.56%;出口家用縫紉機517.5萬臺,出口創匯9 866萬美元,同比增長112.8%和40.01%;出口工業縫紉機107萬臺,出口創匯14 821.6萬美元,同比增長66.29%和12.58%;出口縫紉機零件4 986.4萬美元,同比增長44.90%。 上半年累計進口縫紉機59.8萬臺,進口額21 510.9萬美元,同比增長40.8%和 57%。其中進口繡花機1411臺,進口額7 415.8萬美元,同比增長43.69%和67.11%;進口家用縫紉機46.9萬臺,進口額660.8萬美元,同比增長59.5%和-24.2%;進口工業機12.8萬臺,進口額13 434.3萬美元,同比下降2.4%和2.2%;進口零部件6 971萬美元,同比增長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