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鎮改寫世界牛仔產業格局
在中國著名的“牛仔之鄉”——隸屬于廣州的新塘鎮,250萬件牛仔服裝每天都從這里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甚至全球,每年有超過2億件牛仔服從這里產生。 140多年前,當猶太青年利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發明第一條牛仔褲時,不會想到,這種用耐磨帆布做的專門賣給美國淘金者穿的服裝,后來會風靡全球。他更不會想到,自己的杰作會在大洋彼岸的一個東方小鎮上生根開花,形成全球牛仔產業中一個重要的生產基地。
新塘鎮位于廣州東部,是廣州通往深圳、東莞、香港、惠州及粵東地區的交通要地,107國道、廣州廣園東路橫穿新塘,口岸、鐵路、貨運碼頭在這里構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使這里成為重要的商貿重鎮。 這幾天這個小鎮更加熱鬧了,2003年中國廣州國際牛仔服裝節在這里舉行。小鎮的人們把自己的產品擺到了中國最大的牛仔服裝城向世界展示,發出了“中國牛仔看新塘”的聲音。 牛仔服裝給小鎮帶來了富裕繁榮,也改寫著世界牛仔產業的格局,而這一切是在短短二十多年間發展起來的。新塘猛龍牛仔服裝廠的劉老板告訴記者,1979年,全國實行改革開放后,一位香港老板回新塘探親,投資10多萬港元,從香港搬回來40多臺舊縫紉機,辦起一家“三來一補”的牛仔服制衣廠。
新塘牛仔從此由無到有、從來料加工到自創品牌,從小作坊發展到專業鎮。到去年,新塘紡織服裝業創造的產值就達109億元人民幣,外貿出口超過4億美元。 小鎮的街道兩旁一路排開全是以牛仔主題的店鋪,六車道的道路還時常被南來北往的大貨車堵塞。浙江商人王良宇說:“到新塘做牛仔服裝生意十分便利,驅車不出10分鐘就可找全牛仔產業鏈中的任何一個環節。” 全鎮現有企業4000多家,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2600多家,從事牛仔服裝行業的外來人員有8萬人,已形成紡紗、染色、織布、整理、印花、制衣等完善的生產系統。擁有注冊牛仔品牌1000多個,涌現出增致、米高、小魔魚、康威等一批國內外較為知名的品牌。 盡管新塘已在世界牛仔產業格局爭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新塘人仍清醒地看到了,發展牛仔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廣州服裝設計師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基海博士向記者講述了一個“5毛錢”與“5美元”的故事,他說:“我們出口一件服裝只能賺到可憐的5毛錢人民幣,可是國際服裝巨頭們只要在同樣的產品上貼上他們的標簽便可獲得5美元以上的利潤。” 新塘人決心從科研中尋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新塘牛仔紡織服裝研究中心也于國際牛仔服裝節期間同期成立。從此,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清華大學、中國紡織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專家進駐小鎮,組建集品牌策劃、市場推廣、市場開拓為一體的最前線實操聯隊,為新塘乃至中國的牛仔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推動力。 新塘鎮黨委書記梁錦華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新塘鎮正在興建占地2000畝的牛仔產業園,它將更加完善其加工、紡織、生產、貿易等體系,牢牢掌握牛仔服裝產品潮流趨勢,成為中國牛仔服裝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