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蕭山企業紡機獲賠始末
從去年年初到今年5月,紹興縣12家企業共購日本豐田自動織機株式會社900多臺JAT610型織機,但在使用過程中竟然有30%出現“殘疾”,而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杭州市蕭山區。經過多次和日本方面交涉,日前,紹興縣12家企業和蕭山的企業獲得了日本方面的賠償。
日本進口織機有“殘疾”最先向紹興檢驗檢疫局提出織機有“殘疾”的是紹興縣振東紡織有限公司。去年年底,“振東紡織”購買了JAT610型豐田噴氣織機80臺。然而,運作一段時間后,工作人員傻了眼,織機先是棕框破損,后來加油管破裂,隨之是緯紗探緯漏檢測有問題。“振東”遂于今年3月把情況向紹興檢驗檢疫局作了反映。 今年4月初,在一次全省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交流會上,紹興和省局有關負責人在交流時,知道蕭山企業也大面積地出現了同樣的織機“殘疾”問題。情況比較嚴重!紹興市檢驗檢疫局馬上將此事通報至省里,引起了省里的重視,一場全省范圍內的調查由此展開。5月初,調查情況反饋至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7月25日,國家檢驗檢疫總局就該型號織機發出風險預警通報。
日方承諾妥善處理由于紹興是個紡織大市,而這批機器“殘疾”的癥狀不輕,紹興市檢驗檢疫局決定來個挨家訪問。經檢驗鑒定,發現紹興有12家企業的日本進口織機不同程度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品質問題。與此同時,紹興縣的一些企業也展開了自救,和日本豐田織機展開了交涉。 證據確鑿。10月20日,日本豐田織機致函我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承認織機存在品質缺陷,同時承諾在今年12月底前妥善解決。 11月10日,國家檢驗檢疫總局發出了第104號公告,這張公告緊急發往各地,成為企業自救的重要砝碼。在公告中,國家總局稱該織機的質量問題為:棕框破損、加油管破裂、緯紗探緯漏檢測、織物停車檔、機械檔有問題等,直接影響紡織產品的質量。
11月18日,日本豐田織機相關負責人專程飛至杭州,與浙江省檢驗檢疫部門負責人進行會談。至此,豐田織機賠款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所有被更換的機器里,紹興縣錢清鎮一家大型紡織企業更換數量最多,共有50臺織機。2002年底,該企業以每臺近4萬美元的價格購進該織機。目前,豐田織機已經全部用改良型的機器部件為該企業作了更換。 運用法律解決糾紛據了解,這是在紹興繁多的跨國貿易糾紛中,紹興企業首度依靠從下至上的政府公共權力解決的一場涉及面最廣、規模最大的糾紛。 紹興檢驗檢疫局一位人士就此表示,企業必須增強與政府部門溝通的意識,學會利用國家公權來解決糾紛。他同時提醒企業,其實應在簽訂合同階段,就與檢驗檢疫部門取得聯系。作為一個個案,不可能引起對方企業的足夠重視,索賠難度相應加大,而地區一聯動并由國家出面時,威懾力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