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能會長工作報告《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 促進輕工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二)
二、2004年的工作思路 根據中央精神,結合行業實際,我們提出今年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把握好“五個統籌”,貫徹好中央的方針政策,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質量和效益,繼續推進和深化為培育名牌、培育特色區域、提高會展水平、提高對外貿易水平服務的活動,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企業文化建設,促進輕工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1、加強調查研究,為提高服務水平打好基礎 我們要更加深入地開展調查研究,把握行業情況和發展動態,積累行業發展及相關的基礎資料,向有關方面及時準確地提供有效的行業信息,做好行業發展預測分析,努力體現行業組織說清行業的能力和不可替代性。 發揮中輕聯和各行業協會的優勢,認真地擔負起政府部門授權和委托的管理服務任務,積極參與制訂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產品標準和有關法規的活動,代表行業向有關方面提出符合實際、符合發展方向的建議,增大行業組織代表行業表達意見的影響力。 及時地將行業發展情況、會員的意見和建議反映給政府有關部門,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多渠道地幫助促進政府與企業進行順暢的溝通,使政府部門能充分了解行業和企業的現狀、熱點和難點問題,努力在為政府宏觀調控和維護行業、會員共同利益的服務中發揮積極作用。 圍繞行業的經濟運行情況、國內外市場信息、發展趨勢預測等,有針對性地組織階段性、專題性信息和專利技術發布活動。發揮輕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資源和孵化功能,為輕工經濟運行和結構調整提供依據和助力。 今年,我們將努力在調研咨詢方面有所突破。要同有關方面進一步合作,就發展中小企業、非公經濟與擴大勞動就業問題;輕工行業中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的現狀與對策建議;造紙行業污染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家電業重組與競爭力提升研究;食糖總量平衡的政策建議;皮革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分析與思考;電池、家具業反傾銷案例分析與協會作用等重點問題,組織專題調研,提出咨詢意見和政策建議。
2、做好為“三農”服務的工作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輕工業有很大部分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在為“三農”服務方面擔負著重要的任務。 2002年,全國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為11953.76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產值(11.07萬億元)的10.79%。2003年,預計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將達到140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8%以上。從數字可以反映出,輕工業在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產生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推動了輕工業新的增長。 我們要繼續下大力氣,組織各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在這方面的工作中繼續努力,做出新成績。我們要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同有關方面一起積極探索,使豐富的農副產品和大量的勞動力資源優勢,通過不同深度的加工活動,轉化為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發展資源型、勞動力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化程度,拉長產業鏈,做好工農一體化、科農工貿一體化的文章。要通過多種途徑,經常和適時地向有關方面提供信息,宣傳推廣適合加工的新品種,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促使優良原料基地建設能逐步得到落實,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高效、環保、綠色、健康的新產品不斷得到新發展。
3、進一步推進培育輕工特色區域,為城市、城鎮建設服務 近年來,我國許多地方輕工特色區域經濟有了新發展,涌現了一批區域特色明顯的市縣鄉鎮。這些地方專業特色突出,集聚效應明顯,逐步形成了區域性產業體系和發展優勢,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這些輕工特色區域的共同特點,一是當地黨、政領導十分關心和支持特色行業的發展壯大;二是輕工行業對當地經濟發展具有比較明顯的支柱作用;三是逐步形成了從原材料、加工生產、相關配套到銷售服務一條龍的優勢,有的還形成了研發、信息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服務;四是有一批充滿活力的企業家和優勢企業。這些都是特色區域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但總的看,目前的一些特色區域大多還處在發展中,還缺乏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還必須在進一步形成產業特色和提高核心競爭力上切實下功夫。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為農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加快小城鎮的建設對縮小城鄉、工農差別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社會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對統籌城鄉發展和統籌區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從培育輕工特色區域經濟發展入手,積極配合地方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2004年我們將召開已命名的輕工特色區域經驗交流會,共同探討進一步發展和提升輕工特色區域的工作思路。還準備與中央電視臺籌劃的《中國縣域報告》欄目合作,利用電視媒體紀錄小城鎮的發展現狀,反映地方經濟發展歷程,宣傳地方特色經濟,加強協作交流,推動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