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服裝業逆水行舟 回眸二00三如數家珍話行業
2003已近尾聲,回首一年來服裝業逆水行舟的里程,不禁感慨于它蓬勃的活力。伊拉克戰爭、非典疫情、原料和能源價格上漲、出口退稅下調、美國對華出口設限等等出人意料的事件,并沒有阻止行業前行的步伐。相反,無論是宏觀經濟運行,還是進出口貿易,都呈現出上升態勢,形成以展會經濟為主要增長點的發展特征。以下這些看似生硬的數字也許最能證明一切——
宏觀篇 在非典的重創下,行業沖破重重困難,又創新的輝煌。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3年1~7月份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總產量為 53.36億件,其中梭織服裝產量27.04億件、針織服裝產量25.79億件。 服裝總產量和梭織服裝產量、針織服裝產量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 68%、8.12%和11.54%,梭織服裝生產的增長幅度低于針織服裝3.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統計的各類服裝中,增幅最高的是羽絨服裝,今年 1~7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長30.97%,增長幅度最低的品類是襯衫,比去年同期增長9.18%。根據中國服裝協會的調查測算,2 003年1~7月份全行業實際完成梭織服裝產量為81億件。
出口篇 今年,盡管受到諸多內外部突發因素的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仍然取得了超出意料的快速增長。1~10月全國服裝及衣著附件累計出口 411.6億美元,同比增長25.03%,出口單價也有小幅上升。其中,針織服裝出口 375.4億美元,同比增長24.28%,出口單價上漲2.15%;梭織服裝出口198.1億美元,同比增長21. 14%,出口單價增長0.31%。出口產品以棉制及化纖制服裝為主,占服裝出口總額的74%。集體私營企業出口增長較快,占全國出口凈增加值的45%。
展會篇 3月:盛事接踵而來第九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 博覽會3月17日~19日舉辦。本屆博覽會使用了北京展覽館的11個場館,總面積達22000平方米,比上屆的11000平方米增加了一倍。有來自22個 國家和地區的474家企業參展,比去年302家企業增加了57%,其中大陸參展商245家,比去年156家增加了 57%;海外參展商229家,比去年的 146家增加了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