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特色經濟板塊提升江蘇“吳江速度”
2003年,江蘇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公布,今后5年該省將著力培育100個產業集群,其中重點培育20個經濟板塊。力爭至2007年,這20個經濟板塊銷售收入超過3000億元。蘇州市共有7個經濟板 塊榜上有名,其中吳江占據6個。吳江板塊經濟又一次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
新年伊始,吳江市政府又提出新的目標,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完善配套功能,強化服務,優化發展環境,提高知名度,放大集聚效應,不斷做大做強產業板塊集群。到2005年,吳江6大特色產業經濟板塊將力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元。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中間有吳江。”地處長三角中心地帶的吳江市,東鄰中國經濟中心上海,南接中國私營經濟最活躍的浙江,是蘇州唯一同時與上海、浙江接壤的縣市。獨特的地理優勢為吳江高速發展帶來了可貴的機遇,但同時也存在著“先天不足”。吳江市市委書記朱建勝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吳江不臨江,不臨海,沒有長江碼頭和臨海港口,不具備發展大進大出項目的條件,稍不努力,吳江的資源、人才等就會被全部吸走,吳江就可能成為“孤島”。吳江只有走出一條特色之路,才不會被周邊的強勁板塊“擠扁”。
圍繞一個“特”字,吳江市委、市政府動足了腦筋、做足了文章,從而形成了在長三角,在中國乃至在海內外都頗具影響的“六大特色經濟板塊”:IT產業板塊、絲綢紡織板塊、光電纜產業板塊、縫紉機產業板塊、羊毛衫產業板塊、彩鋼板產業板塊。
據朱建勝介紹,吳江的IT產業目前以吳江經濟開發區為主,區內現有外商投資企業共360多家,93%從事IT產業;以盛澤為龍頭的絲綢紡織經濟板塊,真絲綢年產量和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1/8和1/6;以“中國光電纜之都”七都為龍頭,包括蘆墟、八都等鎮的光電纜經濟板塊,光纜和電纜均占據中國生產總量的1/4以上;橫扇鎮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羊毛衫生產基地,產量達到日出羊毛衫40萬件,年產1億件;有“縫紉機之鄉”美譽的菀坪鎮是中國最大的縫紉機產業生產基地,其生產的中厚料縫紉機占中國的50%以上;金家壩鎮是中國最大的新型建材生產基地,年銷售額近10億元,占中國生產總量的一半。
可是到2005年,吳江6大特色產業經濟板塊1500億元的銷售收入從哪兒來呢?朱書記為我們算了這樣一筆帳:到2005年,世界級絲綢紡織產業集群年銷售額將超過5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年銷售額將超600億元,光電纜產業集群年銷售額將超200億元,另外,縫紉機產業、羊毛衫產業和彩鋼板產業三大經濟板塊至2005年也將力爭分別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
“前有標兵,后有追兵”,朱建勝書記認為要實現預期的目標,一定要有“快、爭、搶”的緊迫感,過去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現在“慢進也是退”。打造“吳江速度”要堅持走特色之路,而“六大特色板塊”將是提升“吳江速度”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