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行業前瞻2004
出口走近“后配額時代”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出口都是中國服裝行業值得驕傲的資本。據權威部門統計,2003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已過700億美元大關。進入2004年以后,隨著“后配額時代”的臨近,中國服裝出口的變數陡然增多。據悉,從2004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稅機制調整后,中國出口退稅率平均水平將從目前的15.11%降至12.11%。從企業盈利的角度看,降低出口退稅率,將增加出口成本,導致企業利潤減少或虧損,對服裝出口增長態勢產生不利影響。從成本角度考慮,能否足額及時地將退稅款撥付到位,則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流。樂觀地估計,如果退稅款能及時到位,那么企業的利息負擔將減少,一定程度上可抵消退稅率降低的壓力。另外,出口退稅率也可能改變中國服裝的出口結構,由于出口退稅率的下調將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為降低成本,可能會相應增加加工貿易,尤其是來料加工貿易的出口比例,這將可能使一般貿易出口的增幅有所下降。
隨著2005年出口配額取消的時間臨近,2004年歐美各國針對中國的“非關稅壁壘”也會出現新的變數。美國將對中國的針織布、胸衣及袍服等三種紡織類產品設限一年,配額數量限制將執行至2004年12月23日止。有關專家預測,在此措施之后,原本用于外銷的出口紡織品,將有至少1/4以上流入國內市場,在國內市場打折銷售或是轉化為工廠庫存,對本身已生產能力過剩的國內紡織市場造成雙重壓力,最終可能導致該幾類紡織品價格下跌。
由于中國企業的實際出口水平遠遠高于美國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限額,這就可能導致這樣幾種后果:第一,多余產品和剩余生產能力將流入日、歐市場;第二,多余產品和剩余生產能力大量流入國內;第三,轉化為工廠庫存。更有有識之士認為:由于美國人的尺寸和歐洲人、日本人不太一樣,這些特定式樣的成品很難找到替代市場,最終只能大量轉為內銷。即使按照保守的估計,受限之后多余的生產能力至少有1/4-1/3以上將流入國內市場,1/2轉化為國內工廠庫存。那時,在日、歐找不到替代市場的袍服和胸衣,就只能在國內工廠的庫房里束之高閣。還有一種可能是,不少外貿企業低價“吃進”這些剩余的外銷產品,并最終以低價甚至是“跳樓價”銷往國內。那時,“出口轉內銷”有望成為國內服裝市場一種格外醒目的經濟現象。
美國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設限,很值得國內眾多紡織服裝企業警惕。雖然目前美國僅對我國三類紡織品設限,但不能排除美國擴大設限品種的可能,還要提防歐盟等WTO成員步美國后塵。我國紡織服裝企業應積極走上產品升級之路,多出口附加值高的產品,以彌補低端產品出口減少的損失。 展會百花園里爭鮮艷
CHIC2004“變臉”無疑將成為該年度服裝展會的最大新聞。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04年將進入第12個年頭。今年的CHIC將在格局上有重大突破,由原來的一期展變成兩期展。CHIC2004將以“共赴時尚之約”為主題,第一期展示男裝、休閑裝(2004年3月30日-4月1日),第二期展示女裝、童裝(2004年4月5日-7日)。兩期均兼顧國際品牌男女裝。兩期展出面積將歷史性地達到10萬平方米,成為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服裝展”。在2004年4月2-4日的兩期展會間隙期間,中國服裝論壇、講座、技術交流等相關活動也將逐個亮相。其中,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意在尋求2005年以后的“無配額時代”應變之道的“全球紡織論壇”,將格外引人注目。
CHIC的國際性也將大大增強。意大利的國家展區將進一步擴大,展品更加豐富,法國時裝和西班牙時裝國家展團將首次參展。值得指出的是,幾乎和CHIC同期舉辦的還有第二屆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和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覽會,而且規模也將超過往屆。屆時“三展同期同城”將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