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就名牌 做強上海童裝
在童裝消費日趨品牌化的今天,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不斷涌入的進口品牌,占據中國童裝品牌半壁江山的上海童裝行業居安思危,啟動了新一輪發展戰略—— □ 宇 姝/文
上海的服裝產業一向是以時尚、新穎和多樣性而吸引人們眼球的,這也使得上海的童裝得到了市場更多的厚愛。來自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的最新信息表明,目前,上海童裝品牌占據了中國童裝品牌的半壁江山,其發展勢頭迅速,行業整體水平正不斷提升。然而,面對市場消費日趨品牌化,國內企業競爭激烈、進口品牌不斷涌入的發展現狀,上海童裝行業卻積極行動,在上海服裝行業協會、上海市名牌產品推薦委員會等部門的支持下,啟動了打造童裝名牌、特別是中國名牌的新一輪發展戰略,以此全面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建立上海童裝品牌核心競爭力。
據悉,于去年底啟動的上海童裝行業新一輪發展戰略,得到了以上海榮臣博士蛙(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上服飾企業有限公司、上海好孩子兒童服飾有限公司和上海麗嬰房嬰童用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積極響應。他們針對上海童裝產業目前在良性發展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如區域性小規模經營企業多,品牌多、名牌少,相當多企業做大做強品牌意識不強,產品設計能力與國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由于市場競爭激烈而導致經營的不規范以及不符合標準和環保要求的產品參與其中等,向全市童裝企業發出呼吁,要求大家提高管理水平,規范童裝市場,增強產品在市場上的信譽度和美譽度,以打造更多的名牌產品,通過服裝這一最為顯而易見的載體,來表現童裝服飾的文化內涵:健康、積極、科學和富于創新的精神。為此,這些龍頭企業還向上海市所有童裝企業發出倡議,即: 加強行業自律,共同建立上海童裝市場的準入機制,進一步規范童裝市場,將質量低劣、信譽低下的服裝企業阻擋在外,為童裝消費者建立一道安全屏障;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質量、環保標準,對本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全面管理,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同時,邀請權威部門的專家、學者,進行監督和指導; 爭創上海童裝的中國名牌。各童裝生產企業要進一步發揮品牌效應,面對激烈市場的競爭,應避免各企業品牌單兵作戰和無序競爭。在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童裝專業委員會的組織下,共同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新型平等互利關系。
上海華上服飾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鄒錦隆認為,國內外童裝市場競爭格局的發展變化,使上海童裝企業走名牌發展之路已成必然,否則將無法立足。鄒錦隆說,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童裝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和消費的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經營者將發展的目光放在了童裝這一投資風險小、見效快的產業上,競爭的激烈化和白熱化已成為這一行業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中國加入WTO后,進口童裝品牌紛至沓來,上海已經成熟的童裝品牌如何守住已有的市場、如何提升品牌競爭力,已成當務之急。在這種情況下,僅靠品牌而不是名牌,是很難立足市場的。同時,隨著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中國進口服裝配額制的逐步取消,爭奪歐美市場應該是中國童裝企業新的發展機會。面對這樣一個商機,一個在國內市場品牌知名度就不高的企業,是很難在國際市場開拓發展空間的。因此,爭創名牌不僅是企業實現不斷提升的一個必要過程,而且也是其與其他品牌抗衡的必要手段。
上海榮臣博士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政用說,上海童裝行業要提升整體水平,打造名牌產品,關鍵在于提升產品質量。鐘政用說,產品是企業的生命,上海童裝品牌發展的根基在于產品質量的提高、生產能力的提高,這需要企業加強溝通和交流,也需要有關職能部門通過組織相關研討會、培訓講座、加大童裝市場抽查等形式,將國家最新的標準及時傳達給企業。此外,上海童裝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加強品牌推廣也是不可忽視的。
據介紹,為了塑造上海童裝健康、安全、質好的品牌形象,在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童裝專業委員會的組織下,由上海市幾大知名品牌聯合建立的國內首家符合生態環境標準的“嬰童環保服裝專賣廳”已在上海來福士廣場開門迎客,所有進入專賣廳的童裝品牌必須符合如下標準:專售0~2歲嬰童裝;服裝標志、甲醛含量、耐唾液色牢度、pH值等項目檢驗要合格;產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生產企業要有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及質量保證體系;企業獲得ISO14000環保體系認證等。
相關鏈接: 中國有近3億少年兒童,童裝消費已占服裝消費總量的15%,市場發展空間很大。目前,中國童裝生產企業至少有100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福建、廣東一帶,其中有一定規模的童裝生產企業約有6000家,但有一定知名度的不足200家,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中國童裝生產企業規模一般都不大,很少有大型企業,這主要是由于童裝產品以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特性所決定的。同時,中國童裝以中低檔產品為多。 中國童裝生產企業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以生產高檔產品的名牌企業為代表。這些企業有較先進的技術裝備和較強的專業技術力量,能夠適時地推出符合當今流行趨勢的新款式,產品質量好,市場占有率高;第二類以有一定的技術力量、但檢測手段較缺乏的小型企業為主,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以中低檔為主,產量大但質量不穩定; 第三類企業主要是一大批合資企業,他們主要由貿易公司和一些有信息和資金優勢的企業構成,有較強的競爭力。 眼下,童裝市場出現的主要問題是:成品釋放甲醛含量超標、企業對國家推出的強制性標準執行不到位、對原材料進貨把關不嚴、質量不穩定、面料成份與標值不符、色牢度達不到標準要求等。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企業管理水平低,不重視標準和產品檢驗;另一方面在于企業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致使不合格原輔料進入生產領域;此外,企業缺乏有誠信的供應商,一切為成本服務,急功近利意識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