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市場“升級”引發購物革命
如果不是為了解決生活的必須,購物基本上就成了閑暇時的消遣和休閑。在堆積如山的貨物堆里“淘”,更多的時候是為了感受物質魅力帶來的樂趣。 一個朋友說,她是個購物走兩端的怪人。她只去兩種地方購物,一是高端商場,購買高檔商品,目的是為了可以體面地應付各種交際和較重要的場合。二是去批發市場購物。批發市場是她購物的主要去處。她說現在的批發市場可不比從前,質量好、花樣多、款式新。更重要的是花不了多少錢就可以買上一籮筐。高檔商品就意味著高附加值,巨額的廣告投放、高額的進場租金和各種費用,都要算到消費者頭上。而批發市場的商品沒有品牌的概念,自然省去了大筆成本,把這些節余的費用轉移到產品的質量中去了就可以得到很多實惠。 帶著朋友的勸告,記者來到南京一家較大型的室內批發市場——玉橋批發市場。與某些大型商場門可羅雀不同,這里人潮洶涌,購物的人流摩肩接踵。更出乎意料的是,這里還不乏摩登女郎穿梭其間。本以為這些驕寵的女士自恃高貴哪會看得上這些廉價商品,沒想到這里卻是她們購物的天堂。
記者于是就找了一位閑談起來。這位女士姓徐,她告訴記者說,她是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來這里購物只是為了一個‘趣’字。她指著身邊的人群說,夾雜在這么多的人中淘貨很有購物的氛圍。而且這里的商品不像高檔賣場里拒絕討價還價。在這里購物可以一展女性與生俱來的侃價天賦。一件要價200多元的衣服,最后可以用40元搞定,很有成就感。選擇這里的另一個原因是來這里購物的心情是輕松隨意的,在商場購物動輒成百上千,購物難免拘束,生伯‘一失足成干古恨’,買上不合適的商品。而在這里就不必有這樣的考慮。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買到好多東西,萬一買錯損失也不大。 “你就不伯買個假冒名牌被別人笑話。” “我到批發市場購物,品牌商標對我來說不過是個裝飾性的點綴。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品牌。更何況,就是穿了出去,別人也未必就能看得出來,這就叫做‘真作假時假亦真’。” 記者從玉橋批發市場營銷科吳群那里了解到,批發市場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提升和發展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批發市場了,悉心打造的玉橋市場走上了“商場化”的道路。
吳群介紹說現代批發市場的發展需要在三個方面下工夫:
一是購物環境的改造。現代批發市場朝著商場化模式發展是業內一致的觀點。建立良好的賣場環境,改變傳統觀念中批發市場就是露天棚就是臟亂差代稱的印象,首要的任務就是賣場硬環境改造。記者在這里看到商場內外進行了高檔裝修,樓層之間設有自動扶梯,消費者的確享受到了購物的便利;
二是規范經營管理。實行商場化管理市場化價格是我們經營的宗旨。實行商場化管理,價格管理是關鍵。明碼標價和按質論價是價格管理的兩個重要方面;
三是提高商戶進場要求。吳群說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強化商戶管理特別重要。他說商戶取得經營必須有“兩證”,一是須具有廠家代理資格證;二是要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由于對商戶的要求不斷提高,批發市場的商品質量有了質的提升。一些大眾耳熟能詳的品牌諸如“老爺車”、“啄木鳥”、“保羅”等在商場都設有營業廳。 這位負責人說,玉橋市場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二期招商。該批發市場的南北新舊兩幢樓將被打通,并于4月18日二期開業,到時玉橋的營業面積將突破一萬平方米。 有關人士指出,傳統批發市場的改造“升級”,使之真正成為老百姓購物的天堂,是老百姓期待的。我們可以看到批發市場的繁榮和規范大大方便和改善了百姓生活。而我們也不能忽視批發市場自身一些急待克服的弊端。正如近日有媒體反映,某些批發市場內商戶和顧客抽煙,消防通道堵塞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如果管理得不到跟進,讓“臟、亂差”再次抬頭,批發市場苦心經營的硬件“升級”也將不能湊效。而必將影響在老百姓心中巳經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 文/本報記者 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