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橡膠進口料大致持于去年120萬噸水平
貿易商周四表示,盡管橡膠需求上升,中國2004年橡膠進口料大致持于去年120萬噸的水平,因高庫存以及高企的全球膠價遏制買興. 他們表示,作為世界最大橡膠消費國,中國2004年需求料增至160-165萬噸,高于去年的150萬噸,但低于稍早時預期的180萬噸,因迅猛發展的汽車工業喪失動能.
過去兩年間,中國強勁的橡膠需求,以及重要生產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產量的減產推動膠價擺脫30年來的低位.但如果膠價繼續上漲,潛在的買家可能會權衡再三. 一經紀公司分析師稱:"政府非常擔心汽車行業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泡沫,因為擴張太快了." 該分析師表示:"這將意味著對輪胎進而是對橡膠的需求,將不會達到先前認為的高點."
官方數據顯示,2003年包括轎車、客車、卡車在內的汽車產量較上年增加34.2%至440萬部,歸因于中國經濟大幅成長. 中國汽車銷售強勁,促使輪胎制造商米其林(Michelin)和固特異輪胎(Goodyear Tire and Rubber)投資于巨大的輪胎產業. **橡膠庫存增加** 但分析師稱,今年汽車銷售料將放緩,特別是客車銷售,因人們擔心市場漸趨供給過剩. "我們并沒有寄望今年橡膠需求大增,尤其是在考量中國高庫存的因素之後."上海一國有貿易公司的貿易商說道. "進口水準應同上年大體持平."該貿易商稱. 據海關數據顯示,中國上年橡膠進口成長了25.8%,至120萬噸.
據上海期貨交易所數據顯示,2月交易所當周橡膠庫存大幅增至162,330噸,高于約六個月前的120,000噸. 今年買興亦將因價格高企而受挫.膠價一度自2001年12月的30年低點每公斤0.50美元,升至每磅0.55美元或每公斤1.23美元. 有交易員稱,盡管政府已取消配額限制,但若膠價升逾每公斤1.30美元,中國購買者買興將消退. 作為履行對世界貿易組織 (WTO)的承諾,中國今年停止發放配額. 一新加坡交易商稱:"中國的一些輪胎企業正因如此高的膠價而虧損."